千“鼓”传承,别“秧”献礼

2019-10-09 14:41:19济北小学

千“鼓”传承,别“秧”献礼——济南市济阳区济北小学、仁风镇中心小学手拉手寻访活动

  秋分是“中国农民丰收节”,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广大劳动人民喜欢用鼓子秧歌的表演形式来庆祝丰收的喜悦。作为民间传统舞蹈,鼓子秧歌大气、豪放、粗犷,被誉为“民族民间文化的奇葩,齐鲁文化的骄傲”,是山东省政府确定的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来临之际,山东省济南市济阳区济北小学的队员们灵机一动,决定用一种特别的方式为新中国70华诞献礼。“千‘鼓’传承,别‘秧’献礼”寻访活动拉开了序幕。

  伞、鼓、棒、花---寻秧歌

  济北小学的队员们来到仁风镇中心小学和小伙伴一起了解国家级非遗项目-----仁风鼓子秧歌。队员们分成了伞、鼓、棒、花,四个小分队,分头去寻找有关鼓子秧歌的资料。

  伞小队:通过网上查阅资料才知道仁风鼓子秧歌历史久远,济阳鼓子秧歌兴起于明朝永乐年间,已有2000年的发展史,与海阳秧歌、胶州秧歌并称山东三大秧歌。具有浓厚的民族传统文化特色,是黄河文化的优秀遗产。

  鼓小队:济阳鼓子秧歌是一种古老的传统舞蹈。作为山东三大秧歌之一,继被济南市政府列入首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民间舞蹈类)之后,2006年12月31日,又被省政府确定为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6月,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在十几年的时间里济阳鼓子秧歌分别在国家、省、市等各级艺术节上多次获得优秀组织奖、优秀表演奖、优秀演员奖。我们的仁风鼓子秧歌还多次去法国、德国等国家和地区进行友好演出,收获了一大批粉丝朋友呢。

  棒小队:记得每逢过年,从正月初一到十五,是村村演练和互相串村、赠送表演的黄金时节。参加表演的农民演员特别踊跃,有白发苍苍的老人,有活泼可爱的儿童,青年男女更是以能上场表演为荣,有的则全家一起出动,加入到串村表演的行列。春节期间,一支支鼓子秧歌队走东串西,入村进城,村庄之间你送我接,互相串演,可热闹啦。

  花小队:济阳鼓子秧歌的主要角色为“伞”、“鼓”、“棒”、“花”,这种命名方式是根据舞者所持用的伞、鼓、棒等道具命名的。正巧我们的小队名称也是这样来的。我们在调查采访中还找到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鼓子秧歌的“扛伞人”姚大新。

  伞、鼓、棒、花---做传人

  队员们一起拜访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姚大新,姚老师热情的招待了大家。并为我们讲了鼓子秧歌的历史文化、种类以及各种招式。

  “鼓”“伞”“棒”“花”分别代表的什么角色呢?

  姚老师为我们介绍:咱们鼓子秧歌中"伞"分为"丑伞"和"花伞","丑伞"多扮作老汉形象,"花伞"多扮作青年。“鼓”代表的是中年人,是鼓子秧歌表演的主力。“棒”代表的少年,动作活泼而且幅度比较大。“花”自然代表的就是女性的角色。

  这些角色他们在动作上有哪些不同呢?

  姚老师:“总体上来说,男性的动作粗犷豪放、尽现阳刚之气,女性则是妩媚柔韧、富有含蓄之美。”

  鼓子秧歌一支队伍那么多人,在表演时却丝毫不乱,是怎么做到的呢?

  “这其中是有诀窍的,这个关键就在于鼓子秧歌的"场图"。场图是鼓子秧歌队舞动当中的路线,场图是根据古代战阵、古代仪仗、土木建筑、生产实践、生产工具、生活用品、吉祥图案、动植物等形象设计的,光我能知道的场图就有一百多个,这些表演阵形千变万化,但有一点却万变不离其宗,这就是老秧歌们所说的"外圆内方"。”

  您打算用什么方式将鼓子秧歌传承下去?

  “一天三顿饭可以少吃,秧歌不能不跳。”作为一个传承人,下半辈子我要将精力放在鼓子秧歌的研究上,把传承的重点放在孩子身上,手把手教十里八村的孩子跳秧歌。我还有个计划,就是60岁之前,沿着村子附近的徒骇河,走遍济阳县沿河的所有村庄,弄清楚每个村庄鼓子秧歌的不同,找出鼓子秧歌的源头,并以出书的方式记录下来。我要让更多的人看到济阳鼓子秧歌,了解鼓子秧歌。

  随后,队员们在院里子跟传承人姚叔叔扭起鼓子秧歌。队员们扭起秧歌意气风发,仿佛回到了古时丰收时的喜悦场景。队员们个个化身小小传承人,要把家乡的非遗项目发扬光大。

  伞、鼓、棒、花---庆华诞

  寻访回来后,队员们一起研究、练习鼓子秧歌的招式,大家要以鼓子秧歌的表演形式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队员们整装上阵,个个精神抖擞,一招一式,动作潇洒自如,昂首挺胸,帅气十足。大家用饱满的热情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共同祝愿祖国繁荣昌盛。

  童言童语谈感受

  济北小学队员:通过练习鼓子秧歌,我只要一听到锣鼓响起来,就会被那粗旷豪放的场面所吸引,会情不自禁地加入这狂欢的行列,身不由己地扭起来。

  仁风镇中心小学队员:我觉得在鼓子秧歌的活动中锻炼了身体,又学会了合作交流,增强了凝聚力和团队精神。我想要把这种家乡的这种艺术文化发扬光大,让更多的人热爱家乡鼓子秧歌。

  队员们还用各种绘画形式来展现本次寻访的成果。鼓子秧歌的一招一式在大家的画笔中呈现,大家将作品互相赠送,连接了两校队员们的友情与祝愿。

  仁风镇中心小学 队员

编辑:木各 作者:
版权所有:未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