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30 10:10:34青岛即墨灵山中心校
青岛市即墨区灵山中心校从2016年9月30日第一个烈士纪念日开始,灵山中心校就引领队员在这片热土上追寻灵山独有的红色印记。灵山街道中心校辖3所小学,1所初中,自2018年起,灵山中心校追随青岛市红色大讲堂的脚步,立足区域实际,创新活动形式,带领队员在参观寻访的基础上讲红色故事,持续开展至今,每一名队员都会讲一段红色故事,将传统的红色大讲堂搬到队员们所到之处,成为红色教育的一道行走的风景线。
2016年9月30日,我国首个烈士纪念日,灵山中心校组织全体少先队员集体到泉上红色教育基地参加“红领巾祭英烈”主题队日活动。少先队员们认真听取解说员的讲解,并记录下灵山的历史和先烈们光辉的英勇事迹,活动结束后,队员们纷纷拿起手中的笔,写下自己最难忘的一幕,留下鲜红的记忆。这次活动,在他们心中种下了一颗颗红色的种子,为他们打开了一扇挖掘灵山红色故事的大门。从2016年首个烈士纪念日之后,每年的烈士纪念日灵山中心校都组织少先队员们前往参观。
为了让更多的队员了解历史,灵山三泉庄小学四中队辅导员组织队员们观看灵山战争纪录片,让英雄人物成为队员们心中的偶像,灵山中心小学3.1中队辅导员带领队员们学“唱红歌”,把习爷爷的要求和红色旋律铭记心中,灵山亚联小学六中队辅导员带领队员们到岚前岭村的耕读书屋阅读红色书籍,引导少先队员追寻红色印记。
队员们走出校园,自发开展“红领巾寻访活动”,从老前辈口中了解老战士的故事,在家长的帮助下查阅相关资料。学校大队部在原有的“校外辅导员”队伍中又加入了“党员+队员+(老前辈、队员家长、热心村民等)”组成的“红色队伍”,这种强大的红色力量让我们的“校外红色阵地”变得丰厚,校外红色课程也持续开展起来。各校在少工委主任的带领下,多名党员教师带领队员们开启知党史寻先锋的学习之旅。几年来,每学期辅导员们都要带领红领巾中队走进二村的乡村记忆馆开展红色研学活动,这些老物件是灵山在新中国建设时期的缩影。在研学的过程中,队员们发现党徽上面就有镰刀,辅导员老师告诉队员们:镰刀是农民的劳动工具,象征着农民阶级,锤头是工人的劳动工具,象征着工人阶级。它的由来是为了更准确的代表中国共产党建立初期的工农联盟盛举。队员们认识到伟大领袖毛主席领导下的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创建新中国的艰辛与伟大,意识到在几代领导人的不断探索和努力下的当代人民的幸福与安康,明白了自己作为祖国明天的太阳所肩负的职责与重任。
多次的寻访研学,队员们对红色故事情有独钟。2018年,5.1中队的吴佳宜想到:“如果能把灵山的红色故事讲给更多的小伙伴听,那该多有趣啊!”于是,在辅导员老师的帮助下,她和小伙伴们把灵山烽火战役的历史变成一个个动人心扉的小故事,从此课余时间,少先队活动课,她们就以讲故事的形式向大家介绍着灵山的红色历史,成为校园、展馆一道独特的风景。红色故事的讲解吸引了更多的队员们加入其中,通过讲解,队员们的灵山小主人意识越来越强,对于家乡的红色文化也产生了浓浓的热爱之情。
经小骨干们商议,自2018年起,队员们成立红领巾志愿者讲解团,并陆续接待村庄的访客,带领他们参观灵山红色教育基地、乡村记忆馆、双创中心三大展馆,感受灵山独特的红色文化,为他们讲解心目中最美的灵山。浸润其中的灵山中心校全体少先队员已经能够做到人人能讲红色故事,人人随时可讲红色故事,家庭、村庄、小区以及学校、灵山红色教育基地、乡村记忆馆、双创中心成了队员们传承的舞台。每到节假日、周末,队员们都会到灵山红色教育纪念馆作义务讲解员。一个个小小的解讲员绘声绘色地将我们家乡的红色故事讲给更多的人听。一批批少先队员们追寻红色印记、缅怀革命先烈,这片热土成了他们浸润与生长的沃土。
即墨区灵山中心校红领巾志愿者解说活动持续了近三年之久,义务解说员们从校内到校外,勇于肩负着家乡小主人的责任和担当,努力使自己成长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