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发展的眼光对待每一位学生--访宁波教育博物馆馆长黄兴力

2021-03-14 15:30:56未来网

  周六下午,宁波市东钱湖中心小学的小记者们来到了宁波教育博物馆,这里曾经屠呦呦的母校。而现在,有一位同学们向往已久的教育工作者,正在这里为他所热爱的事业持续发光发热。他就是宁波教育博物馆馆长、全国劳动模范、2008奥运火炬手、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国家勋章获得者、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黄兴力叔叔。
  刚见到黄叔叔,同学们还显得有些拘谨,但黄兴力叔叔是一位幽默风趣的人,他见同学们有些紧张,便开玩笑道,同学们都叫我叔叔,但事实上我比你们的父母年纪还大些,所以你们应该叫我伯伯才对!几句玩笑过后,房间里充满了小记者们的笑声,而大家紧张的情绪也一扫而空。
  黄叔叔是一位资深教育工作者,有着几十年校长的经历。小记者们就此发起了提问:“黄叔叔,您曾是中学校长,而现在成了博物馆馆长,您更喜欢拿一个职业呢?”黄叔叔回答说:“我两者都喜欢,虽然职位有所改变,但是这两个职业都离不开‘教育’这个词。我一生都致力于教育行业,所以在之后的将来,我也想把这份事业继续下去。”
  在采访前的准备过程中,小记者们了解到黄叔叔曾有一位“不听话”的学生,而这位学生在黄叔叔耐心地鼓励和引导下,最终成为了一名光荣的飞行员,并且还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阅兵典礼上,驾驶战斗机飞越天安门城楼,圆满地完成了祖国交给的任务。所以,小记者们还有一个问题非常想知道,那就是黄叔叔是怎样将“不听话”的学生“变”成一名好学生的。
  黄叔叔听了小记者提出的问题后感慨万千,他没想到同学们的准备如此充分。他说,其实他从来不会用“听话”和“不听话”来区分同学们的好坏。难道“听话”的就一定是好学生吗、“不听话”就一定是坏学生的代名词吗?也许那位同学的成绩确实不理想,但他也有他的过人之处,只是没人去挖掘他的闪光点。成绩不是衡量好坏的唯一标准,我们应当用发展的眼光对待每一位学生。
  在与黄叔叔聊了许久后,小记者们突然发现,原来黄叔叔不仅是教育领域的专家,还是一位民族舞蹈的爱好者。甚至他还有许多意想不到的爱好:比如摄影,看电影等等。这一新的发现,让小记者们对心目中认知的校长印象有了一个巨大的改变。
  时间飞逝,采访接近尾声时,黄叔叔告诉同学们,今天本来不是他值班,博物馆也已经闭馆,但为了同学们能顺利地完成采访,他特意与其他同事调整了值班时间。同学们听后非常感动,与黄叔叔约定下次再来,并且一定要带同学们一起,好好参观博物馆。
  “成绩不是唯一的评判标准,用发展的眼光对待每一位学生”这是黄叔叔发自内心的感言,也是对每一位同学的鼓励与肯定。相信在这次的采访中,同学们呢不仅增长了见识,也学会了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问题的能力。
  作者:陆晨曦、张微拉、柴恩鑫、颜昕妤

  指导老师:陈萍 

编辑:未网视频徐博 作者:
版权所有:未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