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现童年时光,“见”到我们的重逢 ——观《再见土拨鼠》有感

2024-05-13 14:48:36未来网

  从云南的山区农村到藏族的大山旷野;
  从家乡的“驴小灰”到金鸡奖的“土拨鼠”;
  从丰富的自然资源到充满生物多样性的民族文化……
   
  《再见土拨鼠》这部影片走过了太多艰难坎坷,如今,终于以崭新的姿态呈现在银幕上——2024年5月1日,恰逢劳动节,北京小记者团齐聚在星典影城观看影片《再见土拨鼠》并与主创们面对面访谈分享。
   
  (图为主创们的签名海报和精美的书签)
  影片展现的是人与土拨鼠和谐共生的故事,以土拨鼠和当地少年儿童为主要拍摄对象。故事发生在藏地高原小村庄,当地的土拨鼠非常喜欢与人类玩耍,是孩子们的玩伴,也是村民们的“世代朋友”。有一天,村里来了一个商人“老孙”,小男孩群培被商人手里的平板电脑所吸引,因没有抵住诱惑,便与商人达成交易,答应用一只土拨鼠进行交换。群培的行为打破了土拨鼠与村民世代友好的“约定”,也让他和好友白玛友谊破裂。当商人要带走土拨鼠时,群培很懊悔,也渐渐清醒过来,于是与小伙伴白玛开启了一场营救土拨鼠的计划。
  这是一部充满责任与保护的影片,少年们对土拨鼠的保护和营救,展现了当地人对动物的爱护与珍视;这是一部充满爱与善良的影片,群培与家人不顾前嫌,义无反顾地帮助老孙和他的女儿,展现了少年内心的纯洁质朴,显现出了人与自然的亲和关系。
  观影结束后,在一片掌声中,主持人苗苗老师带领着主创队伍走进场中。首先,苗苗老师用活泼欢快的语调向大家介绍各位主创们的身份,并率先向导演、主演们、摄影师提问,为现场的分享会拉开了序幕。各位主创不仅向我们讲述了电影制作中的故事与情节的巧妙安排,还分享了电影的寓意与未来期许。
   

  (图为和苗苗老师的合影)

  观众们纷纷提问,我也就影片中的配乐、摄影师对土拨鼠在拍摄中所遇到的困难和如何解决等做了提问。
   

  (图为作者身着布朗族服饰,向杨程成导演提问。)

   

  (图为杨程成导演和主演之一的索南拉丹与孩子们互动,载歌载舞。)

  “影片制作中我们面临着高原缺氧、物资缺乏、资金不足的种种困难,有时,仅剩的一点资金只能去买土豆充饥。”导演杨程成在访谈会中这样向观众讲述。我难以想象生活在高原反应环境下的痛苦,可他的面色坦然,眼神坚定,仿佛曾经吃的这些苦早已是“过去式”。看到如今电影的上映,一切都是值得的。
   

  图为《再见土拨鼠》的主创们接受北京小记者团的专访

  “通过电影文化输出,分享中国故事,进行国际文化艺术交流,是我作为中国电影人,感到很荣幸的时刻。”导演杨程成这样说,语气坚定而自信。我想,这便是他的初衷吧,就像电影中展现的独有的藏族文化一样,将国人敬畏自然、热爱动物、人与自然生态和谐共处的观念传向世界,让世界看到我们的精神面貌和文化自信!
  至此,《再见土拨鼠》不仅荣获第35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儿童片奖”及“最佳导演处女作”、“最佳男配角”两项提名奖,还入围了第十八届圣地亚哥国际儿童电影节长片竟赛单元(中国仅两部),同时荣获北京国际电影节和长春国际电影节展映奖。
  临近访谈会结束,杨程成导演还告诉大家,每个人心中都住着一只“土拨鼠”,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白玛”好友。“土拨鼠的故事”还未停止,我们与土拨鼠的约定也还在继续。下一次,我们与土拨鼠的重逢又在什么时候呢?
   

  (图为北京小记者团成员做完专访后,与主创们的合影)

  我强烈推荐大家走进影院去赴一场“土拨鼠之约”,感受这份“再见”与“重逢”!
   

  最后,请允许我,仅以此片,致敬那些致力于保护野生动物,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人们——让我们携手共建更美好的生态家园!

编辑:徐静 作者:陈玘涵
版权所有:未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