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弹之父”于敏:以民族振兴为己任

    未来网北京1月16日电(记者 朱延生)据中国科学院官方微博“中国科学院之声”,我国国防科技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推动者、改革先锋、“中国氢弹之父”于敏在今日去世,享年93岁。

  于敏和他的工作直到1988年才得被世人知晓,此前经历了长达28年的消息封禁。1999年,于敏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2015年,于敏获得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2018年,于敏被表彰为改革开放杰出贡献人物。

中国科学院官方微博“中科院之声”发表于敏讣告。 图片截自微博。

  于敏生前说道,“一个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没有的,能把微薄的力量融进祖国的强盛中,便足以自慰了。”

  2015年4月3日,于敏之子于辛曾代表父亲发表“2014-2015影响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大奖”获奖感言:“在现在创新知识爆发的年代,创新就是一个民族的动力,他衷心的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投入到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中国民族梦当中来,让世界因中国而美丽,让中国的名字在世界叫的更响。”

  响应组织号召投身核工业研究

  1926年8月16日,于敏出生于天津市宁河县芦台镇的一个普通家庭。青少年时代历经军阀混战和抗日战争,在战乱中度过。年幼时,于敏却喜欢读唐诗宋词和历史演义。

  据媒体报道,于敏崇拜诸葛亮运筹帷幄、决战千里之外的智慧,向往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倾慕岳飞和杨家将的精忠报国以及文天祥的威武不屈和凛然正气。他把为国纾困的希望寄托在这些人物身上。

  在青少年求学期间,于敏学习十分刻苦,并在1944年以优秀的成绩进入北京大学机电系深造。但他发现强调动手能力的工科并不适合他。

  大二时,于敏转学到理学院物理系学习理论物理,在物理系,于敏的学号1234013常年排在成绩排行榜的第一名。1949年,于敏以物理系第一名的成绩成为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批大学毕业生,并考取了张宗燧的研究生。

  1960年,苏联撤走在中国的全部苏联专家,其中有的人还带走了研究原子工业的重要的图纸资料,随后又停止供应一切技术设备和资料。

  为了增强轻核理论组的研究力量,时年34岁、已经在国内原子核理论研究领域开创性地辛勤耕耘了近10年并做出了出色成绩的于敏,被时任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所长的钱三强邀请参加氢弹理论的预先研究。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于敏面对这样重大、艰巨、光荣而神圣的任务,觉得自己不能再有另一种选择,他毅然决然服从了组织上的决定,他下定决心从基础研究转向氢弹理论的预先研究工作。

  不放过任何一个重要的技术细节

  原中顾委常委、国务委员张劲夫在《请历史记住他们——关于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的回忆》一文中写道,“研制氢弹工作主要是于敏他们做的,方案是于敏提的,也得过大奖。”

  杜祥琬回忆,“当时我们国家的计算机还是很落后的,我们用过计算尺、手摇机、电动机,后来有了晶体管,中关村的104、119 机,总之国家最好的计算机一出来,就给我们理论部用。”

  当时上海华东计算所有两台J501计算机(运算速度为每秒5万次,当时国内速度最快),1965年9月底,于敏率领几十位工作人员,去上海华东计算所做计算物理实验,计算哪一个氢弹原理是可行的。那时计算机的计算结果都显示在 A4 纸大小的连续的纸带上。

  核武器的结构有很多层,各种材料,爆炸以后,每一个时间、空间点上,都有它的温度、速度、压力、加速度等物理量。计算机不断吐出纸带,于敏的团队就盯着这一摞摞的纸带看物理量的变化。

  “那天,大家都在看纸带,看一个模型计算结果随着时间的变化。于先生突然发现,某个量从某个点开始突然不正常了。”杜祥琬说道,在于敏的带领下,通过逐项排除,最后发现竟然是晶体管里发现一个加法器的原件坏了,换掉这个晶体管,物理量马上就变得符合规律了。

  杜祥琬表示,“于敏先生高人一筹的地方就是,对物理规律理解得非常透彻,他一下就能发现这个趋势不对,那个量错了。”

  1967年6月17日,罗布泊沙漠腹地,一朵蘑菇云升腾而起,我国氢弹试验取得成功。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第一颗氢弹试验成功,中国用了2年8个月,美国用了7年多,苏联用了4年。

  胡仁宇在名为《我心目中的于敏》一文中说道,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在核武器中的投入无法与其他先进核国家相比,必须用较少的投入,取得更大的科技进步。

  正是基于这种指导思想,于敏对每次核试验都全身心地投入,对理论设计、工程设计、加工装配、工程实施、测试方案和核试验的最后实施等各个环节都十分重视,不放过任何一个重要的技术细节。

  1984年,在某项新的突破的攻关过程中,一度出现了不同技术途径的争论。

  在《我心目中的于敏先生 ——对话杜祥琬院士》一文中,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杜祥琬说道,“为了确保该次试验能做到“万无一失”,于敏花了两天时间,向邓稼先院长和其他科技骨干详细比较了这两种方案,分析了各自的依据,指出了我们现在认识的局限性,估计了可能遇到的风险。”最后经过反复讨论,决定对原来的技术做一定的修改,对当时还认识不清楚的科学问题加大余量,减少总体试验的风险,确保了那次试验的圆满成功。

  “作为一个中华民族儿女应该尽的责任”

  “于敏的工作完全靠自己,没有名师,因为当时国内没有人会原子核理论,他是开创性的,是出类拔萃的人,是国际一流科学家。”我国著名理论物理学家彭桓武院士曾这样高度评价于敏先生。

  于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核武器是国民安全的基石,凝聚科学技术工程于一体一个尖端国防事业,“我终身奉献给了保卫国家安全这个伟大的国家安全事业,我认为这是作为一个中华民族儿女应该尽的责任。”

  杜祥琬院士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人们会经常提这样一个问题:现在 21世纪了,他们(于敏)这一代人是不是都 out(落伍)了,或者我们都out了?我给年轻人也讲过一些他们的故事,有些当然很感动,我问过自己,他们的故事已经过去半个多世纪了,对现在的年轻人还管用吗?

  杜祥琬说:“现在时代也不一样了,价值观也多元化了。但是我有自己的一种理解,就是时代是要前进的,无论在任何的时代,任何的国家,总会有不同的人选择不同的价值观。这一点年轻人都认可,包括现在的年轻人也有人选择不同的价值观,现在也允许大家有各种的选择。”

  杜祥琬认为,一个民族要有希望的话,必定会有一批年轻人愿意选择以国家、民族的进步为自己的人生目标,以民族振兴为己任。

  “‘两弹一星’的精神可以概括成为一句话:以民族振兴为己任的奋斗精神!”杜祥琬表示,于敏这些人就是这样的。以这种精神来支撑自己生活的人,每一代人都得有。如果一代代人都不以国家、以民族振兴为己任,都是为自己,为一些蝇头小利,那这个国家没有希望。

  “所以我相信,我也看到现在的年轻人里面毕竟还有一批人,他们是在追求这种精神。只有这样,中国才能站在世界的前列,要不然,怎么才能成为先进国家?”杜祥琬如是说。

编辑:未来网新闻王诗颖

推荐

版权所有: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