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青少年心理疏导】儿童心理科医生八方面建议提高防疫抵抗力

  疫情来袭,民众应对心理压力的问题受到广泛关注,其中,青少年学生群体更面临开课不开学的挑战,他们应该如何应对?这是学校和广大家长们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

  当代中小学生大多未曾经历过17年前的“非典”,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造成的大范围社会群体隔离,是他们人生经历中首次遇到的严重危机。

  疫情来势汹汹,孩子们不能像往年一样举家团聚过春节,不能去亲戚家串门。临近开学,却不能去学校、不能和小伙伴一起玩乐,孩子们自然会很好奇,外部世界发生了什么?而当他们看到医护人员穿戴上与平时完全不一样的防护服,看到人们出行全部以口罩蒙面,他们也不禁会产生紧张和焦虑,小小的病毒真的这么厉害吗?

  我们处在互联网时代,各种渠道的消息传播迅速。我们应该如何帮助孩子们应对这场“抗疫战役”呢?

  为此,未来网联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下简称“青专委”)开展【抗疫-青少年心理疏导】栏目,邀请我国心理卫生学、青少年心理学、教育学界、医学和社会学等学科专家,共同关注疫情期间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帮助他们缓解抗疫焦虑,平稳度过开课不开学的心理压力期。

   

  天津市精神卫生中心青少年儿童心理科主任医师张嫦(受访者供图)

  未来网北京2月12日电(记者 谢青 通讯员 陈虹)“我们让孩子‘天天练’,练什么?我想应该包括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我等很多方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中国心理学会科普委委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专委会荣誉委员、天津市教委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中心专家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天津市精神卫生中心青少儿心理科主任医师张嫦建议家长可以为孩子上一节“敬畏生命,敬畏自然”课程,在学习中让孩子们了解理论知识和现实情景结合,更好地适应当前居家隔离环境。

  疫情期间,居家隔离的孩子更需要高质量的亲子陪伴。对此张嫦提出安排好作息时间、适度的关注疫情、学会分享、学做家务、经常反思、按计划做事、培养兴趣爱好、坚持体育锻炼八方面建议。这样可以帮助孩子在疫情期间提高时间的管控、学习、语言表达、人际交往、生活自理和、自省、行动执行、创造力和情绪调节方面的能力以及坚强的意志力。

  “八十多岁的钟南山爷爷奋斗在第一线,孩子们能不能悟出‘知识本领是力量,良知和人格是方向’?”张嫦表示,看着奋斗在抗击疫情第一线的医生护士叔叔阿姨,家长怎么让孩子们明白责任与担当?面对辛苦执勤的社会各界人士,孩子们能不能体会到社会的关爱和公德?这些都是家长可以在疫情隔离期间做的。

  “面对这场疫情,要让孩子明白他们不是旁观者。”张嫦认为,此时正适合给孩子上一节家国情怀课。“通过全社会共同抗疫的努力,这是进行多方位的爱国主义教育的机会。”

  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疫情期间均衡的膳食、充足的睡眠、适量的运动和乐观的心态是组成健康生活的必要条件。“‘经历过’,‘体验过’是提升心理素质的好机会!也是提升全民心理免疫力的好机会!”张嫦表示,通过抗击病毒的经历,可帮助提升家长和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张嫦相信,通过此次战疫,我国民众会提升生活质量,增强生活幸福度!

编辑:张欠欠

推荐

版权所有:未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