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额投资“踩雷”、年亏损超10亿元,哈药股份何时走出“至暗时刻”?

  未来网北京4月8日电(记者 凌萌)近日,哈药股份发布2020年年度业绩报告,实现营业收入107.88亿元,同比下降8.7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78亿元,同比暴跌2025%。

  作为曾经家喻户晓的品牌,哈药股份曾手握“盖中盖”、“三精”、“护彤”等中国驰名商标。而近年来,这个曾经的行业巨头仿佛在渐渐倒下。自2016年起,哈药的净利润就已呈逐年下滑趋势,从2016年的7.88亿元下跌至2020年的-10.78亿元。

  与之相伴的,是投资的失利、“哈药模式”的萎缩…… 哈药股份的没落,究竟是偶然还是必然?

  哈药股份2020年财报数据(未来网健康记者统计整理)

  投资GNC超20亿元陷“滑铁卢”

  对于巨额亏损,哈药股份给出的解释有四:受新冠疫情以及医药市场环境波动等不利因素影响,公司部分板块核心品种的销售业绩出现下滑;三项制度改革产生的一次性辞退支出;对GNC可转换优先股的应收股利计提减值准备;厂址搬迁、中药板块公司整合等产生的费用支出。

  这其中,投资保健品品牌GNC失利一事,一度成为行业关注的热点话题。

  公开资料显示,GNC创立于1935年,2011年在纽交所上市,中文名称为“美国健安喜控股有限公司”,在全球有超5000家连锁门店,曾连续二十年被著名杂志评选为美国第一的营养品专业零售品牌。

  2018年2月,哈药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哈药集团与GNC签署购买协议,哈药集团以约3亿美元认购GNC发行的299950股可转换优先股。

  随后,哈药股份又与哈药集团签订附条件生效的《关于相关证券购买交易之实施主体安排协议》,由公司承接哈药集团在协议中的全部权利和义务。转股完成后,哈药股份成为GNC单一最大股东。

  值得关注的是,在哈药股份此番投资之前,GNC已经在2016年和2017年持续两年出现亏损。两年净利润分别亏损2.86亿美元和1.49亿美元。

  一家业绩亏损严重的企业何以引得哈药的青睐?

  对此,哈药股份在答复上交所发出的问询函时指出,投资GNC将有助于丰富公司的产品线,提升公司品牌形象。此外,由于优先股股息稳定,公司一方面能参与GNC的经营,同时也能获取固定收益。哈药股份期望借此快速成为中国膳食补充剂及保健品行业领军企业。

  然而事与愿违。投资GNC未能给哈药股份带来预期中的回报。

  财报数据显示,2018年,GNC实现净利润6978万美元,同比增长146.88%;2019年实现净利润-3511万美元,同比下降150.32%;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更是成为压垮GNC的最后一根“稻草”。

  截至2020年5月,GNC在疫情期间被迫关停了约40%的门店,其中一部分可能面临永久关店。2020年6月,因业绩大幅下滑、债务再次延期,GNC进入美国破产法第11章重整程序。

  2020年10月,哈药股份发布公告称,美国高等法院举行听证会以确认GNC债权人权利的分配事宜。公司作为GNC优先股股东,偿还次序位列普通债权人之后,在分配判决中未获得清偿。

  哈药股份也在2020年年报中提到,报告期内,哈药股份因GNC可转换优先股公允价值变动累计产生的其他综合收益损失20.49亿元已冲减公司净资产;哈药股份已对GNC可转换优先股的应收股利全额计提减值准备,冲减本期损益1.71亿元。

  哈药股份这场高达20亿元的资本豪赌最终还是打了“水漂”。

  风雨中飘摇的“哈药模式”

  实际上,在投资GNC之时,哈药股份就已处于风雨飘摇的境地。而让其从辉煌走向落没的,正是造就哈药股份的“哈药模式”。

  1999年,哈药股份投入近12亿元,开始在广告市场中崭露头角,见缝插针地在各大卫视上投放广告。依靠着广告轰炸、全明星阵容以及强大的地推团队,哈药开创了“广告+地推”的药品销售模式,也被业内称为“哈药模式”,即“以密集广告强势拉动大营销”。

  “自打吃了盖中盖,腰不酸了腿不疼了,走路也有劲儿了,一口气上五楼,不费劲儿”“哈药六牌钙加锌,钙锌同补,增强吸收”……

  凭借着独特的广告风格,哈药逐渐在激烈的制药市场上突出重围。“新盖中盖”“蓝瓶钙”“葡萄糖酸锌口服液”“双黄连口服液”等产品,成了家喻户晓的明星产品。哈药集团的产值,也由1998年的2.3亿元快速增长到2000年的20亿元。

  此后的数十年,在“哈药模式”的引领下,哈药一路狂奔。2006年起,哈药集团连续六年成为工信部中国医药工业百强榜榜首。2010年,集团营收达到180亿元,净利润高达11.3亿元。

  然而,随着其他医药企业的争相效仿,医药行业、广告法政策的相继出台,成本费用的激增,“哈药模式”的光芒也逐渐消散,重营销、轻研发,最终成为哈药发展的桎梏。

  财报数据显示,2017年至2020年,哈药股份研发费用分别为1.42亿、1.37亿、1.25亿元、0.92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值分别为1.65%、1.27%、1.06%、0.85%,逐年下滑。

  而同期的销售费用分别为7.61亿元、6.2亿元、8.61亿元、10.75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值分别为6.33%、5.73%、7.28%、9.96%,即便是销售费用投入最小的年份,该比值仍超过5%。

  哈药股份2013—2020年财报数据(未来网健康记者统计整理)

  与之相伴的是哈药股份盈利能力的下滑,营业收入从2013年巅峰时期的180.92亿元,下降至2020年的107.88亿元;净利润连续四年下滑,2017—2020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07亿元、3.46亿元、0.56亿元、-10.78亿元。

  此外,多年来掩藏在哈药光鲜外表之下的弊病也一一显现。产品持续老化、缺乏核心竞争力、营销模式缺乏创新……业绩大幅亏损之下,哈药股份还屡因质量问题被曝光。

  2020年10月,内蒙古自治区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关于15批次药品不符合规定的通告》显示,哈药集团制药总厂生产的阿莫西林片1批次不合格,不合格项目为有关物质。

  2021年1月,上海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2020第四期药品质量抽检公告》显示,哈药生物生产的规格为150μg/支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不合格,不合格项目为含量测定。

  多次“自救”,哈药未来路在何方?

  少了“哈药模式”的加持,近年来,哈药股份似乎沉寂了许多。在经营压力之下,这位86岁的“老人”也不得不寻求自救。

  首当其冲的,便是人员层面的变动。

  哈药股份日前发布的公告显示,2020年9月21日,公司董事会收到公司副总经理盘虹先生的辞职报告,因个人原因,盘虹先生辞去公司副总经理职务。辞职后盘虹先生将担任公司高级顾问。

  未来网记者梳理后发现,自2019年起,哈药集团已有5位高管相继离职。

  据哈药股份公告,除吴志军为退休外,其余4位高管的离职原因均为“个人原因”,而刘帮民在职的时间仅短短19天。

  2019年以来哈药股份高管人员变动情况(未来网健康记者统计整理)

  高管离职的实际原因我们不得而知,但人才的动荡无疑更加让这个本就在风雨飘摇中的老牌企业深陷泥潭。

  为扭转局面,哈药也不断展开“自救”。为摒除沉疴旧疾,哈药也不断通过外部资源寻求突破的机会。

  2019年3月,哈药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张镇平因工作原因辞去总经理职务,保留董事长职务。同时,宣布聘任曾担任诺华中国区总裁徐海瑛为总经理。而据知情人士透露,哈药股份的管理层人员在2019年就已基本换成海归、MNC背景的资深人士。

  徐海瑛等高管的加盟为哈药注入了新鲜血液。值得一提的是,在其上任的第5个月后,哈药股份一波三折的混改之路终于落下帷幕。

  记者了解到,此前,已入股哈药集团超十年的中信资本宣布参与哈药集团新一轮混改,拟对哈药集团进行增资并取得控股股东地位,但在筹划近10个月后,哈药集团的混改事项因政策变动而终止。2019年8月,在徐海瑛等新鲜血液的引领下,哈药混改终于以增资扩股形式正式完成。

  如果说人员变动是哈药“润物细无声”式的改革,那么2020年的“双黄连风波”,无疑掀起了一阵风浪。

  2020年1月,一则“服用双黄连可抑制新型冠状病毒”的新闻,在全国掀起了一阵抢购双黄连的热潮。一夜之间,各大门店、电商平台的双黄连口服液被抢购而空。

  而后,尽管双黄连抑制新冠的药效被澄清并未得到确切研究,但双黄连的抢购热潮,让作为研发者和推广者的哈药股份业绩、股价大幅上涨。短短5天时间里,哈药股份的股价从4.05元暴涨至6.06元,涨幅高达50%。

  风波过后,哈药股份却遭到了外界的质疑。

  据有关媒体日前报道,早在“服用双黄连可抑制新型冠状病毒”消息发出前,哈药集团等相关企业就已经开始提前恢复生产双黄连口服液。据悉,2020年1月26日(大年初二),哈药集团旗下的中药二厂、哈药生物和三精制药就相继开工,加班加点生产三精双黄连口服液等药品。春节前公司就已加班存了近2000万支的库存。

  从哈药的举动来看,似乎是未卜先知。外界则认为,“双黄连风波”更像是一起“营销事件”。财报数据显示,哈药股份2020年双黄连口服液的生产量、销售量分别为2117万盒、2026万盒,同比分别增长36%、30%。

  然而,即便是借疫情“炒作”,仍不能挽救这一老牌药企风雨飘摇的颓势。2020年,哈药股份的营业收入仍维持在100亿元以上,但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却暴跌2025%,迎来了上市后的首次亏损,亏损额度高达10.78亿元。

编辑:彭茹

版权所有:未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