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收如催命!这些年,“校园贷”曾有这些坑……

  未来网北京4月1日电(实习生 吕豪景 记者 王秀娟)3月30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共青团中央联合发布消费警示,提醒青年学生树立健康消费观,远离不良“校园贷”。

  近年来,“校园贷”的骗局和陷阱不断翻新,各类违法违规贷款层出不穷。未来网记者梳理了一些典型的企业案例,希望能对广大的年轻人起到镜鉴作用。

  案例1趣分期

  关键词:“校园贷鼻祖”、催收成催命

  2022年夏天,由于在东方甄选直播间刷巨额礼物“蹭热度”,“校园贷鼻祖”罗敏重回大众视野。7月18日,罗敏在东方甄选直播间连刷十个嘉年华,遭到主播回怼,账号被拉黑。同时,罗敏的回应也冲上热搜,因“校园贷”而起家的“黑历史”也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2014年3月,罗敏成立号称“中国最大的大学生分期购物商城”的趣分期,通过雇佣大量包括学生在内的推广人员,在校园内进行地毯式宣传,并喊出“不割肾也能买iPhone”的口号。据媒体报道,发展到2016年,趣分期的用户数突破1000万,当年国内在校大学生总人数也才2600万。

  趣分期一路高歌猛进的同时,也埋下了隐患。据了解,趣分期在逾期还款说明中写到,所有未偿还价款总金额的1%为日息来征收逾期违约金,被指为变相提供“高利贷”。更令人诟病的是,一旦逾期还款,趣分期的催债电话就滚滚而来,威胁称如不马上还款,就会向贷款者的亲朋好友催收,让网友直呼“对一个人的精神摧毁实在是太彻底了。”

  2016年3月,郑州一名21岁大学生,因无力偿还趣分期的60万元“校园贷”而跳楼自杀。催收成催命,该事件被媒体报道后引发舆论热议。

  2016年8月,银监会、公安部等四部门联合引发《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嗅到“信号”的趣分期,于2016年9月退出校园金融业务,转向成人现金贷,升级为趣店集团。如今的趣店集团,又在追寻下一个风口。然而,罗敏很难摆脱“校园贷鼻祖”的标签,因高额校园贷失去的生命也不会回来。

  案例2海尔消费金融

  关键词:未入职先背贷,没上班先背债

  近年来,不少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遭遇“培训贷”骗局,陷入“未入职先背贷,没上班先背债”的境地。海尔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尔消费金融”)也屡因“培训贷”被舆论关注。

  今年年初,海尔消费金融在官网发布《2022年度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情况信息披露报告》。数据显示,2022年海尔消费金融共收到消费者投诉1295件,同比增长134%,主要集中在催收、还款、退学、征信等四大问题。

  黑猫投诉平台显示,有关海尔消费金融的投诉高达6948条,内容多涉及“培训贷”、“教育贷”、暴力催收等。公开资料显示,海尔消费金融由海尔集团、红星美凯龙等5家大型企业集团于2014年共同发起成立,在9年的运营时间里,饱受争议的拳头业务“培训贷”也使其立于“危墙”之下。

  随着媒体的不断曝光,更多机构的“培训贷”套路也被揭露。IT行业、舞蹈教学等培训机构与网络贷款机构合作,诱导大学生签订贷款合同。更有甚者,一些虚假培训机构冒充招聘公司,在招聘网站上发布大量虚假招聘信息,吸引求职者到公司贷款培训。

  针对“培训贷”的乱象,国家也在不断加强监管。近日,教育部联合五部门印发的《校外培训机构财务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严禁校外培训机构设立“小金库”与培训贷。

  案例3美栗“丽人贷”

  关键词:0利息0首付 医美 分期

  医美界的贷款乱象也是让人惊叹。一些医美机构以“先美丽,后买单”“0利息0首付变美丽”等广告语诱导青年人整形,同时,与网络贷款机构合作,推荐高额医美项目,让不少年轻人背上沉重的“美容贷”。

  据媒体报道,2021年6月,一名消费者投诉称,通过美粟APP里的“丽人贷”产品购买了医美项目,4万元的医美费用分36期还款,总计还款6.4万元,总利率高达60%。

  2021年6月,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发布《关于规范医疗美容相关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倡议》。同年,国家卫健委、中央网信办等八部委联合发文,决定于2021年6月-12月联合开展打击非法医疗美容服务专项整治工作,并发布《打击非法医疗美容服务专项整治工作方案》。

  近年来,医美界的乱象有所改观。但是,青年大学生仍需警惕被无良企业引诱,戴上“美容贷”的枷锁。

  案例4分期乐

  关键词:赚钱 返佣 刷单

  “动动手指,日入白金”“网络刷单,躺着赚钱”……面对经济来源单一的大学生,不少网贷机构正是以“赚钱”的名义让大学生陷入圈套。

  2020年,中国青年报报道了一起校园诈骗案。该案件中,犯罪嫌疑人李磊(化名)以“冲业绩”为由,用无需本人偿还、同时拿“提成”的理由,诱使多名同学进行网络贷款并实施诈骗。据了解,多名学生在犯罪嫌疑人的诱导下,下载名为“分期乐”的App。然而,接下来等待他们的并不是佣金,而是每月的贷款偿还金额。由于犯罪嫌疑人的各种推脱,同学们起疑,最终选择报警。

  此前,公安部曾公布五类高发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其中,刷单返利类诈骗发案率最高。而刷单返利类的诈骗分子已形成完整的套路:第一步,引流。通过网页、短信、社交软件、短视频平台等渠道发布兼职广告,打着“足不出户、高额佣金”的旗号吸引受害者,并将其拉入“做任务”的聊天群;第二步,小额返利。加入群后,诈骗分子让受害人领取“新手任务”,完成后,诈骗分子快速返还小额佣金骗取信任;第三步,诱导下载刷单APP。以“充值越多、抢单越多、返利越多”为诱饵,诈骗分子引诱受害人下载虚假刷单APP做“进阶任务”,并诱骗受害人在刷单APP中垫资充值;第四步,完成诈骗。当受害人完成任务后提现时,APP以“任务未完成”“卡单”“操作异常账户被冻结”等各种借口不予提现。

  小便宜,大陷阱。对刷单返利行为,广大青年学生们要保持高度警惕。

  案例5 借贷宝

  关键词:女大学生“肉偿”“裸条贷”

  2016年10月,一个内存约10G、名为“女大学生裸条”的照片和视频压缩包在网上疯传。据媒体报道,被泄露的信息涉及46人,其中有31位女性的个人信息清晰可见。31位女性年龄在18-47岁之间,其中24人为90后,14人是95后。

  “裸条贷”一词也开始频繁出现在媒体报道中。所谓“裸条贷”,就是贷款人拿自己的裸照和裸露身体的视频做抵押,向别人借贷。当发生违约不还时,放贷人以公开裸体照片或与借款人父母联系为手段要挟逼迫借款人还款。

  事发之后,舆论哗然。“借贷宝”在其官方微博发布《关于网传借贷宝不雅照泄漏的公告》声明,此类不雅照系少数用户与第三方不正规借贷公司或放贷人私下交易而产生,借贷宝平台上从未产生、储存过任何“裸条”照片。

  然而,此声明并未起到应有作用。借贷宝的品牌声誉也一落千丈,不得不对相关业务进行整改,并按照监管的要求对用户借贷额度设限,禁止23岁以下的用户使用借贷宝。

  金融业内人士提醒,广大年轻人远离不良“校园贷”,应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消费观,学习金融理财知识,增强风险防范意识,找正规银行机构贷款。

编辑:耿玥 作者:吕豪景 王秀娟

版权所有:未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