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高质量发展】政协委员再呼吁将重阳节纳入法定假日,鼓励企业设立孝亲假

2024-03-05 14:06:29未来网

  未来网北京3月5日电(记者 凌萌)“重阳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具有‘敬祖思亲’和‘孝老感恩’的精神价值。”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艺术研究院曲艺研究所名誉所长吴文科在接受未来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建议将重阳节纳入法定假日,激发和释放这一节日的文化动能,在培育敬老、孝老、养老、助老风尚的同时,拉升消费、带动旅游,促进社会发展,推动经济繁荣。

  千百年来,每到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全国各地会有“踏秋”“登高”“佩茱萸”“放风筝”“饮菊花酒”“食桂花糕”等丰富多彩的节日活动及大同小异的风俗习惯,更有“敬祖思亲”和“孝老感恩”的特殊精神内涵与深挚思想情怀蕴含贯穿其间。唐代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著名诗篇,即重阳节历史悠久、传统深厚且价值独特、深入人心的鲜明例证。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艺术研究院曲艺研究所名誉所长吴文科

  吴文科表示,《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十二条规定,“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这一规定也在国家层面以法律形式赋予传统的重阳节以更为切实的现代内涵。

  “然而,相较春节、中秋节、国庆节、儿童节等其他传统与新立的节日相比,重阳节暨‘老年节’在现实中的存在感却不是很强,仪式性不足、功能性偏弱。除了自发的秋游登高和老人的自娱自乐,节日气氛及文化能量远远没有激发和释放出来,直接影响着敬老、孝老、养老、助老的价值拓展与作用提升。”吴文科指出。

  吴文科进一步表示,尤其面对当今人们生活过于依赖网络和手机,导致亲人之间聚会减少、情感冲淡,特别是年轻人因工作日益繁忙、生活压力增大,很难抽出时间陪伴父母的现实状况,提出切实有效的应对措施,更成为当务之急。

  为此,今年两会上,吴文科提交了一份“关于将重阳节纳入法定假日更好激扬传统文化动能”的提案,建议将重阳节暨“老年节”纳入国家法定节假日,在当日全国放假一天。让全民在陪伴老人、乐享天伦的休闲团聚过程中,践行孝老敬亲的观念,促进家庭社会的和谐。

  此前的全国两会上,代表委员们关于“将重阳节纳入法定假日”的建议声音频出。早在2018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郭乃硕就提出“建议将重阳节设定为法定假期”;2023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刘庆峰聚焦老年群体的身心健康问题,提出“将重阳节纳入法定节假日,鼓励企业设立孝亲假,让子女有更多时间关注老年人的陪伴需求”的建议。

  吴文科认为,“将重阳节纳入法定假日”的连带效应显而易见,除了可让家人多团聚、亲人勤会面、晚辈尽孝心、老人享天伦,厚植孝老敬亲的社会土壤,培育优秀传统的文化风尚,还可以拉升消费、带动旅游、促进社会发展、推动经济繁荣。此外,还能让全社会在欢畅过节与悠闲休假的相互调适中,增加全民的幸福指数,增进人群的健康水平,进而加快中国式现代化、强国建设以及民族复兴的进程。

编辑:耿玥 作者:凌萌
版权所有:未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