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涉罪未成年人监护教育,四部门再发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典型案例

2025-07-28 13:44:14未来网

未来网北京7月28日电(记者 谢青)网瘾少年多次盗窃只为购买游戏装备,因钱财纠纷未成年人将同伴非法拘禁,离异重组家庭的孩子无人关心误入歧途……今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联合发布第四批在办理涉未成年人案件中全面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典型案例,推动各地进一步深化涉案未成年人家庭教育指导工作,促进未成年人犯罪预防与治理。

记者获悉,此次发布的典型案例均涉及未成年人犯罪,涉案家庭普遍存在监护缺位、管教失当等问题,家庭教育指导精准介入,从根源上化解未成年人教养困境,为涉罪未成年人教育矫治工作提供有力支撑。

未成年人群体斗殴事件多次引发社会关注。一起典型案例中提到,2021年10月,江西省鹰潭市某公园门口发生19名未成年人持械聚众斗殴案件,最终部分未成年人被检察机关作出相对不起诉或附条件不起诉决定,另有13人因未达刑事责任年龄被行政处罚后送往专门学校矫治。

为帮助这些未成年人顺利回归,检察机关、妇联、关工委选派人员组成家庭教育指导团队,对19个涉案家庭开展分层分类帮扶指导。经专家逐案评估发现,15个家庭为低风险(监护人对不良行为重视不足),4个为中风险(监护教育缺位、方式不当),据此形成“分层分类”帮扶方案。 此次实践印证,精准定位家庭教育问题并分类施策,是涉案未成年人矫治帮教的重要支撑。

未成年人网瘾是父母头疼的问题,在一起典型案例中,16岁的陆某宇因沉迷游戏、无钱购买装备,先后6次“拉车门”盗窃财物共计7700余元,后被湖南长沙市岳麓区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法院以盗窃罪判处其拘役四个月并处罚金。

办案中检察机关发现,陆某宇沉迷网络的背后是家庭监护缺位——父亲忙于经商月均交流不足3小时,母亲教育简单粗暴致关系紧张。为此,检察机关联合妇联、关工委组建指导团队,以“戒网瘾、改监护”为核心开展帮扶。

指导团队先通过分析用网数据,帮家长约束陆某宇上网时间和充值金额,使其日均游戏时长从8小时降至1小时;再推动制定家庭用网规则,以运动、学习换上网时间;同时引导家长学习正面管教,通过共进晚餐、户外活动等修复亲子关系。最终陆某宇成功戒网并考入大学。

在其他案例中,赵某某、张某某等人非法拘禁案通过督促监护与家庭教育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压实“甩手”家长监护责任;郑某某故意伤害案针对重组家庭教育难题,提供破解方案;陆某强盗窃案检警联动,接续开展失管涉罪未成年人家庭教育指导;潘某某盗窃案相关部门共建案例库,推动类案指导体系化……

“本批案例明确鼓励各地执法司法机关与妇联、关工委等建立长效协作机制,强化工作衔接。”最高检未成年人检察厅负责人表示,家庭监护问题的扭转非一朝一夕,随着诉讼过程的推进,一个案件会进入不同部门不同环节,检察机关将持续强化与其他司法机关的协作配合,更好保障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稳定性和长效性。

编辑:高富灿 作者:谢青
版权所有:未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