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06 13:25:40未来网
12月4日,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主办,阿里巴巴公益支持的“推进0-3岁儿童发展服务普惠化、规模化的路径及经验”善见沙龙在京举办。
“推进0-3岁儿童发展服务普惠化、规模化的路径及经验”善见沙龙
0-3岁是儿童早期发展的重要时期。将0-3岁儿童发展作为重要的社会课题进行系统性研究,是推动我国儿童早期发展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沙龙举办当天,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主编,北京陈江和公益基金会提供支持的《儿童蓝皮书:中国0-3岁儿童发展报告(2024)》(简称“蓝皮书”)在京发布。这是我国首部针对0-3岁儿童发展的蓝皮书研究报告,具有创新性、全面性、政策性、理论性的特点。蓝皮书发现,我国0-3岁儿童发展呈现螺旋式上升趋势进入21世纪,0-3岁儿童早期教育被正式列入发展议程,对0-3岁儿童早期教育的关注和重视成为该阶段0-3岁儿童发展事业的主要特点。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和早期发展进入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国家战略,2025年实现千人口4.5个托位首次被列入国家“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标志着我国儿童早期发展事业步入普惠发展的新阶段。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婚姻与家庭社会学研究室主任马春华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婚姻与家庭社会学研究室主任马春华表示,中国虽已将儿童托育服务纳入公共服务体系,但当前仅有3-6岁困境家庭儿童的学前教育服务被纳入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她建议应将“去市场化”“去商品化”和“去私有化”作为讨论公共服务程度的指标,结合多种策略推进托育服务公共化,以解决家庭照护资源不足问题,推动0-3岁儿童发展服务普惠化、规模化。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实验经济研究所所长、教授史耀疆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实验经济研究所所长、教授史耀疆表示,儿童早期发展存在五大缺口:缺乏认识、缺乏科学证据、缺乏专业人才、缺乏产业支持。通过分享宁陕推广等模式和长期追踪研究,他提出,尽管人口出生率呈现下降态势,但儿童早期发展领域的专业人才需求仍面临200万人左右的缺口,在城市存在“托”余“育”少的情况,已建成的托位存在大量闲置,同时“育”的内容严重缺乏,而在农村地区甚至存在既无“托”也无“育”的现状。呼吁重视并规范从业人员的专业培养,将0-3岁儿童发展纳入更广泛关注和支持范围,特别是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支持。
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学与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陶沙
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学与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陶沙分享了“早期脑智发育干预:进展与需要关注的问题”。她介绍,我国已布局儿童青少年的脑智发育与提升的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并期待未来科学研究与实践能紧密结合。陶沙还着重讨论了早期干预的长期性和有效性,提出需关注干预的质量及可持续性,并倡导应用脑成像技术等手段加强循证研究,以促进0-3岁儿童发展的科学研究与实践的深度融合。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儿童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杜智鑫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儿童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杜智鑫表示,实现人的现代化是建成中国式现代化一大重要方面,而实现人的现代化必须重视儿童发展的现代化。针对欠发达地区儿童发展落后问题,他介绍了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慧育中国项目的成效与挑战,呼吁将农村婴幼儿家庭照护纳入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通过政策倡导、项目实施及社会影响力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农村0-3岁儿童早期发展,并期待更多社会群体组织加入。
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儿童发展项目部主任问会芳
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儿童发展项目部主任问会芳介绍,通过在欠发达地区开展0-3岁儿童早期发展项目,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建立了以中心制为主、入户为辅的服务模式,并搭载既有项目执行网络,通过标准化快速实现规模化,覆盖多个省份,有效提升了儿童认知、语言、动作和社会情感等方面的发展,同时也改善了照养人的养育知识和技能。她也分享了公益资源撤出后项目延续可持续性,和应对村、乡镇人口下降趋势的思考。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食品科学技术室研究员黄建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食品科学技术室研究员黄建介绍了“中国婴幼儿辅食营养补充品—营养包(YYB)”从科学研究、地方试点上升为国家重大公共卫生服务的过程和成功的关键要素。他认为,通过长期监测数据发现婴幼儿营养问题及其规律,确定辅食期为干预关键期为项目开展提供了科学依据;而在实施过程中,建立标准支持、配送管理体系完善,产品质量有保障,这些都为项目的成功提供了支持。他表示,营养包项目的成功是社会各界共同努力的结果。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儿童福利和保护研究中心执行主任赵春霞担任圆桌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