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04 13:33:30未来网
你可曾想过,竹子、芦苇、秸秆也能成为制作面料的原料?随着科技的进步,这早已成为现实。面料的发展史,也是科技进步的另一种写照。
古埃及人使用亚麻制作衣物,在古印度棉花被织成布料,伴随一轮又一轮技术的革新,更多创新、优质的纤维材料进入大众视野,成为生活多方面的先进基础材料,植物源纤维这一新兴材质,即为其中之一。
引领风向,跨领域应用的超级纤维
植物源纤维,是指从树木、竹子、芦苇等天然植物材料中提取而成的纤维物质。其原材料在种植过程中沐浴阳光和水自然生长,不受气候、土壤条件和虫害影响,无杀虫剂农药污染,可谓“0农残”。相较种植过程中需要喷洒农药以进行虫害防治的棉花等传统材质,植物源纤维在安全性能上表现更佳。
同时,相比于产能低、土地利用率低、对水资源和土壤损耗较大的棉花种植,植物源纤维提取来源广泛,产能稳定,且具有更高的环保性和生物降解性,源于自然、归于自然,能够有效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目前,作为高端材料,植物源纤维已被广泛应用于医疗、航天等领域。
在医疗领域,植物源纤维凭借其安全性及可吸收性,赢得了广泛认可。研究揭示,植物源可作为原料,用于制造人造软骨的主要材料,其耐用性甚至优于人体原生软骨,为老年人及膝盖疾病患者带来福音。
值得一提的是,科学家们还发现,经过加工后的植物源纤维可具有止血功能,这一特性在手术过程中显得尤为关键,因其能显著减少出血,从而提升手术的成功率;并且具有出色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7-15天左右,即可被人体安全吸收。
在航天领域中,植物源纤维同样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经过特殊处理的植物源纤维展现出强大的隔热与阻燃性能,可以保护导弹免受高温“伤害”,成为了导弹等高科技装备“防护服”的关键材料。
在纺织品领域,被“降维应用”的植物源纤维,使用体验感上同样出色。
相比于棉纤维,植物源纤维更接近人体皮肤表层适宜含水率,亲肤透气,吸水性佳。此外,由于植物源纤维长度更长,缠结能力更强,也赋予了其相较于棉等传统材质的独特优势——无飞絮、不掉渣,不易破损变形,因此也受到越来越多母婴群体和敏感肌人群的青睐。
近期,《人民日报》也对植物源纤维这一超级材料进行了报道和肯定,并给予其“超级纤维”的美誉,不仅介绍了植物源纤维的优越性能和广泛应用前景,还强调了其在推动产业绿色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
中国答案出炉,推动植物源纤维产业变革
中国虽然是植物源纤维的出口大国,但上游原材料一直依赖进口。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我国去年进口了300多万吨植物源纤维上游材料,进口依存度接近90%。
2024年5月,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的王峰团队,在全球顶尖的学术期刊《Nature》上发布了从木材中高效分离纤维物质的研究成果,有望破解植物源纤维进口依存这一难题,进一步推动我国植物源纤维产业全产业链发展。
该团队所研发的催化木质素芳基化三素分离(CLAF)技术,实现了纤维素、半纤维素与木质素的高效分离,并且确保了这些成分的高值化利用。
这一技术的问世,不仅标志着我国在植物源纤维生产领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更预示着全球材料行业即将迎来一场深刻的变革。随着王峰团队研究成果的逐步应用,植物源纤维更经济、更绿色的大规模量产有望走向普及化,是“科技强国”的又一有力成果。
目前,包括爱马仕、Babycare、李宁等在内的诸多品牌,已采用植物源纤维作为原材料,打造出一系列柔软亲肤、环保安全的服饰、柔巾、湿巾等产品,并快速获得消费者的青睐。
以柔巾产品为例,植物源纤维具有亲肤性,13%的含水率接近人体皮肤表层的最佳含水率,无飞絮不致敏、无荧光剂增白剂等。母婴品牌Babycare推出的植物源纤维柔巾、湿巾,与其他同类产品相比,拥有更舒适的体验感,可以更好呵护婴儿娇嫩的肌肤。
综合来看,植物源纤维的全方位优势正逐渐显现。相较于传统的棉花等材质,植物源纤维在环保性能、用户体验、材质安全等方面均展现出了显著的优势。
而随着提取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产量的持续提升,在实现低成本大规模生产后,“全面超越”的植物源纤维有望在未来逐步取代棉花等传统材料,成为市场的主流选择,从而开辟出一个万亿级别的全新市场。
这一转变不仅将引领消费者体验全面升级,让他们享受到更加舒适、安全、健康的品质生活,更将引领整个纺织品材料行业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
如同汽车取代马车、电灯取代油灯,植物源纤维对于传统材质的替代,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作为植物源纤维最大的生产国和出口国,这也为我国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