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交警公布闯红灯未成年人照片 专家:违法 不能以为孩子好为名侵犯隐私

2019-05-30 20:16:21未来网

  未来网北京5月30日电(记者 朱延生 见习记者 王婷)“《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则如果要被突破也应该遵守相应程序,不能因为‘生命为大’,以‘为孩子好’的名义就任意突破法律边界,侵犯孩子权利,那最终的后果可能是造成再无规则,无法无天。”北京市中盾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杨文战接受未来网记者采访时表示。

  近日,山西太原将闯红灯的未成年人照片公布于众以示警告的做法引起广泛讨论,在杨文战看来,对不遵守交通规则的人进行照片展示是应该的,未成年人也不例外。但从现行法律的规则来看,将未成年人照片示众的做法不妥。

5月25日,山西太原交警将闯红灯的未成年人照片上传至一路口屏幕。图片截自北京时间视频

  热议:是否应该给闯红灯的未成年人照片打码

  利用人脸识别技术查处非机动车行人交通违法行为,这一技术已经屡见不鲜,但是如果将采集到的未成年人交通违法行为曝光,这一举措是否合理?

  5月25日,在山西太原一红绿灯下的电子屏幕上,正播放着闯红灯的不文明行人照片,而所有抓拍的照片都没有进行马赛克处理,包括几名未成年人。

  没有给这些未成年人照片打马赛克引发网友热议。

  有网友表示支持,未成年人应该为自己不当的行为承担责任,不能因为未成年就纵容犯错,树立交通安全意识,应该从小抓起。

  但是另一边,也有网友表示反对,称其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是“用一种违法行为,去管理另一种违法行为”。并提出疑问,什么情况下警察有权利公开公民照片?

  记者注意到,曝光未成年人的肖像是可以避免的。一位从事这种人脸识别系统设备安装调试的技术人员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可以通过人工筛查或者自动筛查,对照片进行面部的一些马赛克处理。

  对此,太原交警部门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在违法处理面前没有年龄大小之分,处理中一视同仁。无论是成年人还是未成年人,只要违法闯红灯就会被抓拍并曝光展示一周左右。

  律师:不能以“为孩子好”的名义侵犯孩子权利

  不对闯红灯的未成年人的照片进行打码处理,是否符合相关规定,是否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

  未来网记者注意到,此前公安部交管局曾发布过《关于利用人脸识别技术查处非机动车行人交通违法行为时需要注意的问题的通知》,其中指出,可以公开当事人姓名,但不得公开当事人身份证号、家庭住址等个人信息和其他能够判明其身份的信息。

  此规定中明确指出,可以公开当事人姓名,但是对未成年人是否适用?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五十八条: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新闻报道、影视节目、公开出版物、网络等不得披露该未成年人的姓名、住所、照片、图像以及可能推断出该未成年人的资料。

  杨文战表示,未成年人闯红灯的行为确实违反了交通规则,但根据《行政处罚法》,不满14岁不予处罚或已满14岁不满18岁可以从轻或减轻行政处罚。

  “本质上对14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照片进行展示也是行政处罚的一种方式,但是明显不打码、曝光展示不是“从轻处罚”,也与《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法律精神相悖。”杨文战表示。

  华一律师事务所律师金宏伟对未来网记者表示,他对此事同样持反对态度。“谁能证明将孩子照片示众的做法就能降低事故?”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律师钟兰安也告诉未来网记者,交通部门应该停止此种做法,相关部门需进行调查,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罚。并应该向涉案未成人致歉。“交通部门面对舆情,应当积极回应社会质疑。”

  专家:隐私权应以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优先

  但是保护人民隐私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据山西公安交警网报道,我国在内的大多数国家都明确,公民隐私权的保护范围应当受到公共利益优先原则的限制,如果公民从事了与社会公共利益相关有害的活动,其个人信息将在法律保护面前大打折扣。具体到交通管理领域,由于交通违法行为影响了公共道路交通的安全、有序和畅通,因而交通违法信息一般不属于法律保护范围的隐私。

  “如果有人酒驾危害到公共安全,那么他的隐私权保护应让位于公共安全,但是针对未成年人要以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优先。”中国法学会研究部副主任彭伶接受未来网记者采访时表示,未成年人的身心没有发育成熟,国家、政府、社会必须给予特殊保护,儿童利益最大化原则也适用于这一领域。

  “闯红灯的未成年人无论是否造成交通事故,曝光其照片的做法都是不适当,侵犯了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可通过道交法规定的处罚方式进行处理。”彭伶表示。

  建议:监护人在进行“批评教育”时需保护孩子自尊心

  “将未成年人形象挂在屏幕上,用这种机械且极端的方法教化孩子,会给孩子带来过大的压力,甚至带来不可预知的安全隐患,这不符合儿童安全保护的原则。”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首席专家孙云晓在接受未来网记者采访时表示。

  亲子教育专家、勇赫童书会创始人刘勇赫也告诉未来网记者,将孩子照片公之于众,可能会给孩子带来社会舆论压力,甚至产生自卑心理。“在这时,学校的心理老师需发挥作用,了解孩子的情绪、压力问题,同时给予正面、积极的疏导。”

  那么,应该如何教育违反交通规则的未成年人,既能保护他们合法的权益,又能让他们意识到自己不当的违法行为?

  “家长的教育很重要,当孩子出现问题时不能过度地指责,要正确地引导他们。”刘勇赫对未来网记者表示,家长可以跟孩子面对面地沟通,让他们去回忆、叙述违反交通规则的过程,让孩子在叙述的过程中,明白违反交通规则的严重性。

  孙云晓也表示,未成年人违反交通规则,是老师和家长需共同面对的“批评教育”“规则教育”问题。

  “家长作为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有责任对孩子进行规则教育,告诉他们为什么交通规则重要、为什么不能违反,讲明道理和利害关系”孙云晓表示。

  “对年龄小的孩子不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为,还是要以追究监护人的责任为根源较妥。”杨文战建议,认定事故责任时应不考虑年龄问题,再根据事故责任确定赔偿责任,未成年人的赔偿责任由监护人承担。

  同时,钟兰安建议,学校可以通过组织孩子观看相关录像,帮助孩子理解、意识到闯红灯可能会带来的可怕后果,有助于提升孩子的安全意识。

编辑:未来网新闻侯智 作者:朱延生 王婷
版权所有:未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