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以“法”说“网”事,演绎情景剧聚焦未成年人网络安全

2024-12-23 18:02:09未来网

未来网北京12月23日电(记者 谢青)“视频中的那张面孔,是真人吗?AI科技带来便利的同时,又暗藏着怎样的风险?”一个三年级的小学生在网络安全小卫士、老师和同学们的共同帮助下,识破用AI换脸技术拐卖儿童骗局的情景剧受到关注。

2024年是中国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30周年,也是《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的实施之年。12月22日,第二十五届“西检杯”西城区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法律知识竞赛决赛举行,来自北京市西城区奋斗小学、北京市第十四中学等多所学校的中小学生参赛,用演绎情景剧的方式聚焦未成年人网络安全话题。

第二十五届“西检杯”西城区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法律知识竞赛决赛现场。(张彬摄)

近日,国家网信办通报了一批有关网上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行为的典型案例,其中就涉及“利用新技术新应用生成涉未成年人不良内容”。对此,网信部门依法从严处置处罚问题突出的平台和账号,督促此类AI服务平台开展自查自纠,及时下线存在涉黄风险的AI人物,健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机制。

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AI人工智能技术正逐渐走近人们的生活。前述情景剧的参与者、北京市西城区奋斗小学三年级学生唐米淇对记者表示,情景剧是以虚构的案件来警醒青少年注意网络风险,维护自身安全。“希望通过我们的舞台剧提醒其他小朋友们,AI技术正在快速发展,要看到其中的风险,学会保护自己,不轻信网络上的陌生人和奇怪的消息。”

记者了解到,本届“西检杯”的表演主题是“法说少年‘网’事 照亮e路青春”,发挥“云端普法”网络化、社会化传播优势,采用线上录制普法短片预赛展演、线下表演法治短剧决赛比拼的竞赛模式,鼓励参赛学生培塑首善标准的网络法治素养,传递积极健康的网络青春能量。

“本届‘西检杯’第一次采用‘命题作文’的形式,锚定影响未成年人安全用网的突出问题。”西城区检察院党组书记、代检察长张军在致辞中表示,希望同学们能在参与剧目表演的过程中,提升对数据思维的把握能力、对信息舆论的辨别能力、对网络应用的驾驭能力、对用网风险的自护能力,让青春梦想与法同行。

第二十五届“西检杯”西城区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法律知识竞赛决赛现场。(张彬摄)

本届“西检杯”进入决赛的10支参赛队围绕着数智时代网络诈骗、网络舆论、AI风险等热点问题,在情景剧中加入快板、朗诵、rap等形式,在故事情节一步步地深入中展现着法治思想的内涵和法律文化的魅力。

同时,为增强与观众的互动性和赛事的趣味性,决赛还设有未成年人法律知识问答环节。题目设置围绕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热点问题,与剧目内容环环相扣。更有资深法学专家何挺教授答疑解惑,竞赛现场变身普法课堂,让观众“面对面”以案学法。

北京市人大代表、北京市第四十三中学教师姚芸赛后表示,“西检杯”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法律知识竞赛以法治短剧的形式充分调动未成年人学法、用法的积极性,引导未成年人强化尊法意识,为营造健康积极的学校教学环境作出了突出贡献。

“近年来,新闻多次报道有青少年不敌金钱诱惑,被不法分子趁虚而入,以各种方式泄露国家秘密,造成恶劣影响。”对于备赛情况,来自北京市第十四中学高二年级的魏思宇同学、耿若宜同学参赛后介绍说,“我们在备赛中从零开始,相互磨合、不断创新,一点点翻阅法律书籍、查找收集资料,邀请专业老师指导,每个人付出良多,共同打造出今天的舞台剧。感谢‘西检杯’这个平台,我们就是想借此告诉每一位观众,在网络化信息化急速发展的当下,维护国家安全,人人有责。”

据悉,第二十五届“西检杯”西城区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法律知识竞赛决赛由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检察院、西城区委教育工作委员会、西城区教育委员会、共青团西城区委员会共同举办。共有10支代表队入围决赛,最终,北京育才学校代表队和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代表队的法治舞台剧获得一等奖。此外,比赛还评选出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最佳演员奖10名及最佳指导教师奖。

编辑:未来网新闻瞿凯侠 作者:
版权所有:未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