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09 10:16:55未来网
未来网北京4月9日电(记者 凌萌)拒绝、阻碍现场检查,销毁相关证据材料,重要信息披露不真实、不准确、不完整,财务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近日,上海证券交易所(下称“上交所”)披露的一则《关于对想念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及相关责任人予以纪律处分的决定》(下称《纪律处分决定书》),引发资本市场震动。
据上交所披露,想念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想念食品”)在发行上市申请过程中存在多项违规行为,情节严重,影响恶劣,被予以5年内不接受其IPO申请的纪律处分。自2020年以来,想念食品曾多次冲击上市未果。这份来自监管部门的“五年IPO禁入”处分,让想念食品的上市之路似乎更加遥遥无期。
涉三大违规遭上交所“点名”通报
根据上交所披露的《纪律处分决定书》,想念食品在发行上市申请过程中主要存在三大违规行为:一是“拒绝、阻碍现场检查,销毁相关证据材料”。上交所称,在现场检查过程中,发行人及其相关人员无正当理由删除小麦收储业务系统历史数据且无备份、人为删除物流台账原始记录,提前清理工作电脑应对检查,并以消极态度对抗询问。
图源上交所官网
二是“重要信息披露不真实、不准确、不完整”。申报文件披露,发行人销售模式以经销为主,报告期内有20家(前)员工(亲属)设立或任职的经销商、1 家关联方经销商(两者均属“特殊关系经销商”),形成收入占发行人经销收入总额的比例超过50%。截至2021年末,发行人已全部通过员工离职、与发行人停止合作等方式完成了规范,所有特殊关系经销商均独立开展业务。
但上交所在现场检查中发现,上述特殊关系经销商并未完成实质规范,仍有15家存在发行人员工担任经销商财务负责人、发行人按月核算经销商人员五险一金缴纳、发行人为供应商招聘人员等情况。同时,除已披露的20家经销商外,发行人另有3家经销商亦存在类似特殊关系,但未进行规范及披露。
三是“财务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上交所称,经现场检查发现,报告期内,发行人存在向某小麦供应商预付款后,供应商将资金转入第三方资金池,后再转入特殊关系经销商的情况;此外,报告期内发行人部分小麦采购业务缺少关键原始单据。现场检查发现,发行人小麦收储业务系统数据已被删除,抽样检查的报告期内小麦采购业务单据有36.97%缺少原始过磅单。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监管部门列出的三大违规事项,想念食品及相关责任人曾给出多条申辩理由,如“相关数据删除问题系因网络安全隐患进行定期清理”“特殊关系经销商披露问题系因相关信息变更滞后造成”等,但均被上交所予以驳回。
上交所表示,鉴于上述违规事实和情节,依据有关规定对想念食品予以5年内不接受发行人提交的发行上市申请文件的纪律处分,并对想念食品董事长孙君庚、财务总监王雪龙予以公开谴责,并公开认定二人5年内不适合担任发行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纪律处分。
五年IPO禁入背后:或暴露内部管理重大缺陷
据《经济参考报》报道,根据上交所相关业务规则规定,上述对于想念股份的处分为“顶格”处分。对于上述处分情况,未来网记者向想念食品方面发送了采访函,截至发稿前未收到回复。
记者梳理公开报道发现,近年来,鲜少有被证券交易所开出“五年IPO禁入”纪律处分罚单的企业。此前的一起通报发生于2024年6月,上海思尔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思尔芯”)因在公告的证券发行文件中编造重大虚假内容,被上交所予以通报。
通报显示,思尔芯《招股说明书》中的财务数据存在虚假记载,2020年虚增营业收入合计1536.72万元,占当年度营业收入的11.55%,虚增利润总额合计1246.17万元,占当年度利润总额的118.48%。对此,上交所对思尔芯予以5年内不接受发行人提交的发行上市申请文件的纪律处分。
中央财经大学副教授刘春生接受未来网记者采访时表示,“五年IPO禁入”处分的背后,或暴露出想念食品内部管理上的重大缺陷。“拒绝、阻碍现场检查并销毁证据,体现出公司法治观念淡薄,内部治理缺陷严重;重要信息披露不实、不准、不全,说明公司诚信缺失,信息披露管理有漏洞;财务内控存在重大缺陷,则反映出公司财务管理与风险控制不足,内部管理混乱,缺乏有效制衡与监督。”
“上市梦”再添变数
资料显示,想念食品成立于2008年,起家于河南南阳,是一家以挂面、面粉的生产、销售为主的企业。成立以来,已形成文化面、养生面、上选面、经典面和原味面5大系列产品线,旗下拥有“想念”“康面”“宛康”“优面”等品牌,其中仅挂面产品就已推出了近400款。
此前,想念食品曾多次意欲冲击IPO,但均以失败而告终。如今,这份来自监管部门的处分,也让想念食品的上市之路再添变数。
早在2020年9月,想念食品就曾向深交所创业板递交上市申请,在历经财务资料更新而中止审核等“坎坷”后,最终获得受理。但想念食品却于2021年4月主动撤回了IPO申请,首次IPO征战宣告“失利”。
2022年7月,想念食品再度转战上交所主板,意欲成为继克明食品后第二家登陆A股上市的挂面企业。不过,在经历了长达一年多的经营细节问询、回复、审查后,想念食品又于2023年11月再次撤回IPO申请。
这期间,2023年6月,想念食品因特殊经销商关联交易、行业与市场地位、产品与收入、存货与第三方仓储、产能利用率等经营、生产问题遭到上交所重点问询。彼时,想念食品给出了一份603页的回复函,其中,对于特殊经销商的经营规范性的说明就达163页,占整份回复函的27%。想念食品称,“经销商与公司及关联方不存在任何非经营性资金往来”。
然而,仅时隔两年,上交所近日披露的这份《纪律处分决定书》,就让想念食品惨遭“打脸”。
此外,在上述上交所的问询函中,想念食品的营收、净利润波动情况也受到上交所关注。据此前披露的招股书显示,2020年至2022年,想念食品营收分别为19.47亿元、22.23亿元、26.18亿元,年均增速为15.92%;同期净利润分别为1.86亿元、1.12亿元、1.32亿元,陷入增收不增利的困境。
刘春生表示,此次监管部门的“五年IPO禁入”处分,让想念食品的上市之路更为艰难。“五年禁止期长,市场与行业竞争多变,公司需重新调整完善。五年期满后,负面印象与严格审查仍在,且所处行业成长性有限,想念食品需提升业绩与竞争力,才有望获得市场和监管认可。”
财经评论员、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兼职教授谭浩俊则向未来网记者表示,想念食品如今面临的核心问题已绝非能否上市,而是在企业管理的根源上已出现严重问题。食品企业的安全及核查尤需引起企业自身,以及监管部门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