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消费维权舆情报告出炉 “去哪儿”平台酒店临时毁约被点名

2025-05-14 18:54:19未来网

未来网北京5月14日电(记者 王军伟)今年“五一”假期,我国消费市场愈加繁荣,消费者出行意愿持续攀升,市场也以丰富多元的个性化体验积极回应,双向互动推动消费潜力不断释放。然而,在一片繁荣景象之下,消费维权问题也随之浮出水面,成为市场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隐忧。

消费维权日信息量/图据中消协

今日,中国消费者协会(以下简称“中消协”)发布“‘五一’消费维权舆情报告”,利用互联网舆情监测系统,对5月1日至5月6日期间的相关消费维权情况进行了网络大数据舆情分析。

舆情分析显示,在6天的监测期内,共收集到“消费维权”相关信息20,889,961条,日均约348万条。舆情走势呈现平稳波动状态,5月6日信息量达到峰值,为4,079,752条。从信息传播渠道来看,视频以42.42%的占比位居首位,成为“消费维权”类信息传播的主要途径;网站和微博分别以22.53%和21.11%的占比紧随其后。

“消费维权”信息渠道信息量及占比分布图/中消协供图

监测期间,“消费维权”吐槽类信息共1,594,239条,占“消费维权”总信息量的7.63%。对这类消费维权负面敏感信息的分析显示,2025年“五一”假期期间,消费者的吐槽主要集中在消费服务、安全事故、景区管理、宣传规范等方面。

其中,消费服务问题最为突出,有关“消费服务”的负面信息共747,154条,占吐槽类信息的46.87%,日均信息量12.5万条,5月6日达到峰值13.9万条。随着“五一”假期消费需求的爆发,强买强卖、毁约涨价等不良现象层出不穷。

网友小丁的遭遇颇具代表性,两个多月前,她通过“去哪儿”平台预订了“五一”期间贵阳的一家便捷酒店,临近假期却被告知无法入住,而该酒店此时的价格已涨到500多元一晚,是原来价格的4倍。记者在社交平台搜索发现,关于“五一”酒店毁约投诉维权的帖子已超2000篇,许多网友都反映提前预订的酒店、民宿突然以“上架失误”等理由要求取消订单,甚至受到“不取消到店也没房”的威胁。

针对酒店假期临时涨价这一现象,中消协指出,假日消费热潮下,部分商家利用市场供需失衡牟取暴利。一些酒店民宿无视社会舆论呼吁和消费者权益,任意毁约涨价,已成顽疾;少部分景区存在的“流动商贩”,强买强卖,诱导消费。凡此种种,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经济利益,更削弱了市场信任基础。

中消协建议,当前地方主管部门在对本地商家守信提示的基础上,建议联合电商平台、景区管理机构等,持续开展高频投诉领域专项整治,利用大数据追踪违法线索,严查违法行为,对多次查实有违法违规行为的商家进行曝光。在罚款等行政手段之外,通过公布“消费黑榜”等警示手段,震慑不法商贩。同时,利用AI等科技手段,建立商户信用档案。通过综合施策,督促电商、旅游、票务等平台认真履责,重视用户投诉,对恶意毁约商家予以动态公示,提醒消费者慎重选择。

业人士王希(化名)向记者介绍,“五一”消费市场的繁荣是我国经济复苏与消费升级的生动写照,但消费维权问题的凸显也给市场的健康发展敲响了警钟。如何在保障市场活力的同时,提升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未来,相关部门、企业和平台需共同努力,建立健全监管机制,加强行业自律,为消费者营造一个更加安全、放心、舒适的消费环境,推动我国消费市场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

编辑:郭超 作者:
版权所有:未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