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NBA课堂到乡村操场:2025“希望篮途计划”为乡村体育教育续航

2025-06-13 11:01:55未来网

未来网北京6月13日电(记者 凌萌)在湖南省桑植县竹叶坪学校,杜利是全校唯一的体育老师,日均教学时长超6小时:“每天5点半起床带训练,6点40分喊早操,回家送孩子上幼儿园后又要编写教案,大课间全程指挥,晚上还要带晚训”。杜利的言语中透着疲惫,内心却十分坚定,“因为热爱,所以一直在坚持。”

这样的场景,是全国超半数乡村学校的真实写照:体育教师短缺,培训机会少、学习渠道有限、教学理念滞后,导致体育教学困难重重。当城市孩子在篮球联赛中学习团队协作技巧时,许多乡村孩子甚至不知道标准三分线的画法,体育教育的鸿沟像操场边的野草,无声地生长。

2025年6月7日,来自安徽、湖南、云南、四川等全国15个省市的300名扎根基层教育一线的乡村学校专兼职体育教师走进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通过沉浸式培训,系统学习篮球教学技能与教师职业素养的相关课程。

这场由北京姚基金公益基金会、NBA关怀行动主办的2025姚基金·NBA关怀行动“希望篮途计划”乡村体育师资篮球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提升项目(以下简称“希望篮途计划”),以“培训+支教”双轨模式,为他们打开了一扇增进教育技能的职业发展之窗。

当NBA教练遇上乡村课堂

在为期6天的培训过程中,受训老师围绕“篮球专业技能”与“教师职业素养”两大模块参与到多项课程内容中。华东师范大学季浏教授的体育课程革新方向与政策解读、汪晓赞院长的“大单元教学设计”,不仅将新课标要求与教学场景深度结合,也让教师们第一次知道,体育课可以是 “球星故事导入 + 阶梯训练 + 班级联赛” 的完整体系,而不是简单的跑圈。

每一节课程都兼具理论性与实操价值。前NBA传奇球星莫布里亲临现场与教师深度互动,NBA国际青少年篮球发展负责人布莱恩·加姆罗斯针对青少年篮球模拟课教学,帮助教师们将所学应用于未来的乡村课堂教学;CBA职业篮球教练员周鹏的“教练员领导力” 课程深入解析团队管理与教学沟通技巧;篮球国际级裁判胡吉则以“篮球规则和竞赛组织”为主题,规范赛事执裁与活动组织标准;华东师范大学高水平篮球队总教练倪刚通过“青少年篮球训练组织教学与临场指挥”,以案例拆解青少年训练的方法论与临场策略。

杜利在培训中格外珍惜每一次学习机会:“以前我只能靠经验带训练,现在知道了要根据学生年龄设计分层目标,比如低年级练球感,高年级加战术。NBA教练教的传球接力赛、投篮闯关等游戏,完全可以把枯燥的基础训练变成团队挑战。”

一位来自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的参训老师同样感觉受益匪浅,“在参与项目培训前,我的篮球教材多依赖经验和基础动作的示范。通过重复练习,让学生掌握篮球技能。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枯燥,而且容易让学生产生概念感,缺乏对青少年身体发育规律和运动规律的理解。通过这几天的学习,让我了解到了更加专业的技术知识。”

从赛场到公益的跨界微光

公益的力量在于点滴汇聚、久久为功。当社会资源、国际经验与本土需求相融合,乡村体育教育的短板正被逐步填补。对杜利而言,培训不仅提升了教学技能,更让她意识到:“体育教育不是简单教动作,而是要点燃孩子的自信。”来自海南省海口市桂林洋中心小学的林祺翔也认为乡村体育教育任重道远,“我希望我是孩子们在运动路上的引路人,希望能把我的豁达、乐观、开朗的心态持续带给他们。”

北京姚基金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姚明在活动现场表示,当我们谈论体育教育与青少年成长时,不能仅依靠教师们“用爱发电”。乡村体育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构建包括政策支持、资源注入、社会关注在内的多维度立体支撑体系,让公益体育事业更加富有支撑力,更有持续性。

当乡村教师能用有限的几个基础道具为孩子们带来一堂兼具专业性和趣味性的篮球课,当孩子在泥地上画出第一个三分线时,公益就完成了从“给予”到“唤醒”的跨越。这是NBA关怀行动第三次与姚基金合作发起“希望篮途计划”,以体育教育为突破口推动教育平权,目前已累计在全国16个省份开展师资培训,组织9次专家下基层活动。

结业仪式上,参训学员代表的汇报分享令人动容:“关怀行动让我看到乡村体育教育的困境。作为一名乡村教师,我愿意成为一个桥梁,将先进的教学理念带回乡村,用篮球的魅力点燃学生的自信与梦想。未来,我将继续以学习者的姿态深耕教学,让每一个乡村孩子都在阳光下享受运动的快乐,在赛场上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高光时刻。”

当他们踏上返乡的绿皮火车,车窗外的星光与心中的火种交相辉映 —— 那些曾被忽视的乡村操场,终将因为这些带着公益温度的职业坚守,成为孩子们触摸篮球梦想的起点。

编辑:高富灿 作者:凌萌
版权所有:未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