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晋中信息学院学子赴灵丘感悟振兴新路径

2025-07-09 14:01:57未来网

7月6日下午18:00,晋中信息学院三达书院综合办公室主任贾力,发展导师张艺玮、孙文希、胡红霞老师带领由13名学生组成的“达灵”乡村振兴促进团集结出征。成员们在校门高举旗帜,以青春朝气开启实践征程。通过灵丘县团委的协助与灵丘县东河南村校地联动,开展2025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经7小时辗转,队伍顺利抵达平型关大捷发生地——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东河南镇。行程中,团队实时沟通,从食宿细节到路线指引,伙伴们相互照应、传递温暖,以协作共盼乡村实践新篇,将以行动赋能振兴,让青春在乡土闪光。

7月7日早,队员们踏着泥泞的小路抵达东河南村党群服务中心,东河南村党总支书记兼村委会主任王东升,党总支副书记、团支部书记、东河南镇童梦爱心托管班负责人张雪娇热情接待实践团各位老师及同学们的到访。会议上,双方就本次实践团的活动开展规划进行交流,对于实践团以“非遗+红色文化+乡村振兴”的调研路径表示认可,希望通过青年学生的视角展现乡村魅力,以个人之力切实促进乡村振兴。

会后,王东升书记及张雪娇副书记向队员们介绍了东河南村的发展情况,东河南村作为大同市人口第一大村,近年来积极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在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社会工作系与团中央驻灵丘县乡村振兴工作队共建助力下,构建完善工作体系。设有乡村振兴工作站,档案管理涵盖“青年参与”“党建引领”等多维度,确保乡村治理规范有序。

《2025年数字乡村发展工作要点》中提到,深入实施《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坚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坚持发挥信息化驱动引领作用,锚定强农惠农富农任务目标,着力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为加快建设网络强国、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实支撑。东河南村“数字乡村治理系统”作为“智慧乡村”数字化样板,通过借助数字化平台,关联全村房地信息,精准掌握农户、党员情况,种地时开展测量、指导,助力农业规范发展。通过调研需求,联动企业搭建系统,整合资源,优化常规管理。张雪娇副书记以一则“老人丢失,家人心切”的案例引入智能手环守护失智孤寡老人安全的必要性,SOS一键呼救、实时监测轨迹功能,为特殊群体筑牢保障,成为数字化治理乡村中的一大亮点,最终形成“一屏知全域、一网管全局”的“互联网+党建”智慧治理新模式。实践团的各位同学从东河南村的具体举措中洞见数字信息对乡村治理的实际效能,为接下来的实践行程奠定基础。

据王东升书记介绍,每年三月三都会举办小猪庙会,是农民春耕春种所需农具、种子、牲畜等物资的交易会。今年,王东升书记将小猪庙会的现场视频上传至新媒体平台,收获点赞量超19.7万,借助线上媒体平台的传播力,小猪庙会走入全国人民的视野中,各式走兽造型夸张,色彩艳丽,有麒麟、竹马、独角兽等形象,表演时锣鼓喧天,表演者步伐稳健又灵动,极具视觉冲击力,充分展现了山西民间艺术的独特魅力和当地人民的智慧,也承载着浓厚的地域文化和民俗风情。

据了解,东河南村在产业协同、智慧治理、文化传承中稳步前行,以多元举措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走出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之路。2022年9月,东河南村被推荐为2022年度山西省乡村治理示范村镇;2023年11月,山西省农业农村厅公布2023年山西省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名单,东河南村上榜。

晋中信息学院“达灵”乡村振兴促进团的同学们在此次实践中收获满满。他们看到了多方共建的乡村振兴工作体系,以及数字技术在乡村治理与农业生产中的运用,民俗活动展现出的传统文化魅力等,让同学们领悟到文化传承与创新传播的价值。这些经历不仅加深了同学们对乡村振兴的理解,也激励着他们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以青春力量助力乡村发展。成员们将持续深化协作,把理论知识与实践紧密结合,为乡村振兴之路注入更多活力,在实践中书写青年担当。

学生感悟:

走进东河南村,满是震撼与触动。这里产业协同、治理智慧、文化蓬勃,一步步绘就振兴画卷。作为实践团一员,我深知乡村振兴需多元发力,愿以青春力量,融入这片热土,助力更多“东河南村”绽放光彩,让青春在乡土振兴中熠熠闪光。

——晋中信息学院淬炼商学院·国际商学院 杏花书院 李柯璇

当双脚真正踏上灵丘这片土地时,旅途的疲惫瞬间被新奇与使命感驱散。大家来自不同的专业、不同的班级,却因为共同的目标相聚于此,相互扶持彼此鼓励,这种团结协作的力量,不仅让我内心充满了安全感与归属感,也让我感受到了集体为乡村振兴聚力的温度。接下来的志愿服务,我期待用青春力量助力乡村产业宣传与文化推广,在实践中见证乡村振兴的生动图景,践行青年学子的使命担当。

——晋中信息学院淬炼商学院·国际商学院 白燕书院 马书迪

(供稿:晋中信息学院三达书院  摄影:王珂玮 焦宇婷)

编辑:耿玥 作者:
版权所有:未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