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上午,钱学森之子、钱学森教育工作委员会主任、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馆长钱永刚教授带领钱学森教育工作委员会考察团莅临我校参观交流并指导工作。陪同来访的还有钱学森科学教育研究会副会长贾春明等专家学者。我校张海峰校长、张芳芳副书记等领导班子成员全程陪同,共同探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之道。
漫步校园,感受科技人文交融

考察团一行抵达城东校区,在张海峰校长的引导下,依次走访了戴亚明文化广场、钱学森科技馆、学生发展指导中心、校史馆等地。在钱学森科技馆内,嘉宾们驻足良久,并在此合影留念。作为我校弘扬钱学森精神、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基地,钱学森科技馆集中展示了我校在科技教育方面的探索与成果,是学校传承科学家精神的重要载体。


班旗高扬,启航英才培育新程

我校在大礼堂举行了庄重的第二届 “钱学森班”授旗仪式。钱永刚教授亲自向我校授予班旗和班牌,标志着我校在传承钱学森精神、培育时代新人的道路上迈出了更为坚实的一步。“钱学森班”是以我国航天事业奠基人、杰出科学家钱学森命名的创新教育平台,旨在弘扬钱学森精神,提升学生科技、人文等各方面素养,培养后备科技人才。泉州五中“钱学森班”选拔品学兼优、身心健康、素质全面、科学研究兴趣浓厚、具备创新潜力与良好艺术素养的学生进入班级学习。

深情开讲,诠释科学精神内核

在授旗仪式后,钱永刚教授为高一年级全体师生带来了一场意义深远的专题讲座。钱永刚教授以“打造国之重器,铸造科技丰碑”为题,深情讲述了钱学森从海外归来,一句“中国人为什么不能搞导弹?”点燃了中国航天的星星之火。在国力薄弱、人才匮乏的年代,钱学森以超凡的远见推动“优先发展导弹”,打破“先航空后航天”的惯例,带领团队从零起步,铸就“两弹一星”的辉煌。他以“爱国、奉献、求真、创新”为核心,生动诠释了钱学森精神的内涵,鼓励五中学子树立远大理想,勇于探索未知。
钱永刚教授强调:“教育的根本是培养仰望星空、心怀家国的人,要让学子传承老一辈科学家的报国志,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 这一教育理念也与泉州五中“钱学森班”的培养目标不谋而合。在互动环节,学生们踊跃提问,与钱教授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面对学生提出的“AI时代,我们要如何保持创新力”等问题,钱教授耐心细致地一一解答,给学生提出宝贵的建议和鼓励。现场气氛热烈,智慧火花不断碰撞。


薪火相传,矢志培育时代新人

钱学森先生曾提出“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全国各地的著名大学、中小学设立“钱学森班”,就是对解答这个问题进行尝试和探索。张海峰校长在总结中指出,“钱学森班”以传扬钱学森先生的 “大成智慧教育”理念为核心,强调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与当前教育改革的方向高度契合。泉州五中通过“钱学森班”的设立,不断推动学校在教育教学、科研创新等方面的全面提升,形成更加鲜明的人才培养特色。

此次钱学森教育工作委员会考察团的到访,不仅为泉州五中带来了宝贵的指导与启发,更极大地激励了广大师生以钱学森先生为榜样,心怀家国,笃行致远。泉州五中将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弘扬科学家精神,为培养更多创新型人才不懈努力,让钱学森精神在五中校园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
编辑:瞿凯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