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星河横亘,缀满细碎的光,那是无数被点亮的理想在闪烁。当获奖名单上我的名字映入眼帘,心底豁然明朗:梦想从不是凭空绽放的烟火,唯有厚积薄发,方能将其点亮。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这份对文字的向往,让我从小便埋下了写作的梦想。可随着年级升高,现实却给了我重重一击——作文本上的红色批改越来越密集,像一张网,渐渐网住了我的信心。我开始逃避写作,曾经炽热的梦想,也在心底慢慢蒙上了灰。
改变发生在一堂寻常的作文课。题目下发后,同学们笔下很快流淌出灵动的文字,而我的稿纸却迟迟一片空白。结果不出所料,我的作文依旧垫底,空白处被红色批注填得满满当当。忐忑地走进办公室,我以为等待我的会是批评,老师却只是拉我坐下,指着文中一段关于球场的描写说:“你看这段,把同学投篮时的紧张和进球后的欢呼写活了,要是再添些细节,会更出彩。”
突如其来的肯定让我愣住。“你的文笔有灵气,只是缺了些打磨。梦想这盏灯,从来都要自己添柴加油。”老师的话像一束光,刺破了我心底的迷茫。是啊,没有日复一日的积累,又怎能奢望梦想凭空发光?
从那天起,我重新拾起了笔。我开始留意生活里的细碎美好:小区里的紫丁香,先前只是零星冒出几点淡紫,某天清晨竟见它开得泼泼洒洒。细碎的花瓣攒成一个个小绒球,“聚小朵而成大气”,把整株树都染成了朦胧的紫雾。操场边更是热闹,体活课上,篮球架下围满了人。穿白T恤的男生运着球,脚步“咚咚”地敲着地面,突然一个转身躲过防守,手腕一扬,篮球“唰”地落进网里,周围立刻爆发出满是少年气的喝彩;除夕夜的烟花更令人难忘,沉沉的墨色夜空里,一道金红光“咻”地窜起,炸开成漫天碎钻般的火星,把夜空照得亮堂堂,连睫毛上都沾了细碎的光。这些都被我一一写进本子里。哪怕学业再忙,每天的文字记录也从未间断——我知道,这些日常的积累,都是点亮梦想的燃料。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当全省文学大赛消息传来,我看着半年来写满的笔记本,毫不犹豫地报了名。尽管准备充分,文稿上交时还是紧张的深吸气。当我看到老师眼中闪过的亮意,让我忽然懂得:成功从不是遥不可及的星辰,而是无数次跌倒后仍愿意爬起来,一点点积累出的厚积薄发。
如今握着全省二等奖的证书,再抬头看窗外的星河,忽然觉得自己也成了其中一颗星。这盏名为“写作”的梦想之灯,终究被我用日复一日的努力点亮,往后,它也将照亮在我的成长路上,继续长风破浪,直济沧海。
作者:哈尔滨市双城区忠植初级中学校 关泽锡
指导教师:付妍妍
编辑:高富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