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中宁县第三小学成立于1995年。近年来,学校少工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为主线,积极探索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新途径。
春风拂过田野,也牵起了城乡少年的手。2024至2025年,中宁县第三小学共组织4次“城乡少年手拉手 石榴花开共成长”少先队实践活动。中宁县第三小学、中宁县喊叫水乡下庄子小学、中宁县徐套乡长流水完小、新庄子完小四所小学的180余名回汉各族少年,通过“送温暖、促交流、绘家乡、共研学”等主题活动,在互动中架起友谊桥梁,让民族团结的种子在童心深处生根发芽。


一、牵手送温暖 大家共成长
“这是我最喜欢的绘本,希望你能喜欢!”“这是我最喜欢的玩具,希望你喜欢!”在活动中,中宁县第三小学的孩子们为乡村伙伴送去书籍、文具等“温暖礼包”,农村孩子则回赠家乡特色手工艺品、农产品,传递双向关怀。结对子,手拉手,他们互相认识交流,互赠祝福卡和特色小礼物,活动现场氛围热烈,其乐融融,情谊浓浓。

二、同上一堂课 交流促进步
同学们,我国各民族的分布像什么?”“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在“石榴籽一家亲”主题队课课上,辅导员老师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和有趣的互动环节,引导孩子们深刻理解并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让民族团结的思想深深扎根于孩子们心中。课后,少年们以“我心中的英雄”为主题展开讨论,少年们心中的英雄是科学家、航天员,也是驻村书记、执勤民警.....英雄不仅是课本里的人,也是身边的普通人。城乡视角的碰撞,让爱国教育更生动、更接地气。

三、同画一幅画 巧手绘家乡
在“我的家乡美”绘画现场,少年们画出了饱含家乡元素的民族大融合画卷。火红的枸杞,碧绿的硒砂瓜,还有不同服饰的各族少年在阳光下舞蹈.....“我们的家乡虽然在不同的农村和城市,但都在这片土地上,像这幅画一样连在一起。”孩子们由衷感叹。
几所学校的老师也共同创作"石榴籽一家亲”绘画作品,他们积极带领和号召全体少先队员们要行动起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传承和发扬民族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争做民族团结的颗颗石榴籽。


四、浓浓石榴情 一起“趣”研学
在“趣”研学”环节,队员们在中宁县徐套乡派出所所开展“红领巾寻访最美党员先锋”活动。教导员为队员们展示防暴演练,引导队员向我们身边的先锋学习,从小学先锋,长大做先锋。
队员们参观徐套乡下流水村,聆听驻村第一书记讲述乡村振兴和生态建设小故事。通过活动,少先队员们触摸到了乡村振兴的脉搏,感受到了地处偏远的小村庄的蜕变。也更坚定了一名少先队员的远大理想。一个小村庄的蜕变,却是国家实施精准扶贫,乡村振兴战略的大缩影。

队员们“重走长征路 传承红色基因”。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相信经过这一次有意义的少先队活动,每个队员都会努力成长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队员们来到中宁县消防救援大队开展消防安全体验活动。消防员叔叔们生动形象地为队员们普及各种消防器材的用途和使用方法,并让少先队员“沉浸式”体验试穿不同用途的防护服和头盔,活动现场互动不断,气氛热烈,“红领巾”们为消防员们献上队礼,表达心中的敬意!
研学过程中,孩子们认真聆听讲解,积极提问交流,亲眼看见乡村振兴带来的巨大变化,深切感受到党和国家的暖心政策。不仅让孩子们在实践中增长见识、拓宽视野,更培养了他们对国家发展的关注和热爱,激发了他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决心。
夕阳西下,孩子们依依惜别。“希望下次带你去看我家的硒砂瓜种植地”“我想带你去科技馆”“我们要永远做好朋友”……这些稚嫩的期待,正是“手拉手”活动的意义所在——它不仅是一次短暂的相聚,更是一个持续的起点:城乡学校将建立长期结对机制,通过书信往来、在线交流、互换研学等形式,让城乡少年在成长中始终看见彼此的风景,在心中种下“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温暖信念。
当城里孩子的新奇玩具与农村孩子的弹弓相遇,当不同肤色的小手紧紧相牵,当不同民族的小伙们心灵相知,这就是最好的‘铸牢教育’。愿每一颗‘石榴籽’都能在共同体的土壤里茁壮成长,共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春天。
编辑:高富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