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一场别开生面的模拟联合国大会在横湖小学新城校区成功举行。活动以创新的形式将国际理解教育融入实践。小记者们化身各国代表,全程使用英语进行演讲、辩论和磋商,亲身体验多语言环境下的国际交流。会场内各国国旗庄严悬挂,营造出浓厚的国际会议氛围。
思政引领:在理解大国担当中坚定理想信念
在模拟联合国大会正式开始前,德育副校长郑娴带来了一堂别开生面的"思政大课"——"中国与联合国"主题讲座,系统梳理中国重返联合国五十余年的光辉历程,生动阐释了中国始终做世界和平建设者、全球发展贡献者、国际秩序维护者的坚定立场。
讲座中,校长特别引用了一系列令人振奋的数据:中国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派出维和部队最多的国家,截至2023年底,中国已累计派出维和人员5万余人次。
通过这堂思政大课,学生们不仅深刻认识到中国与联合国的紧密联系,更明确了理解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角色是新时代青少年的必备素养。随后,通过央视驻联合国记者徐德智的镜头,同学们得以“亲临”联合国大会现场,直观感受联大的议事规则与庄严氛围。这一环节将抽象认知化为切身感知,为随后开展的模拟联合国活动奠定了坚实的知识与情境基础。


实战演练:全球气候治理中的“外交交锋”
在深入理解中国全球担当的基础上,大会进入模拟联合国正式议程。
模拟联合国大会以"全球环境与气候"为主题,在庄严的氛围中拉开帷幕。轮值主席国主席首先发言,强调了全球气候危机的紧迫性,并呼吁国际社会坚持多边主义、推动绿色转型。随后,“联合国秘书长”发表讲话,指出气候行动刻不容缓,呼吁各国加强合作。
在各国代表发言环节,来自56个“国家”的学生代表,依次用英文围绕本国气候政策与承诺进行简短陈述。内容涵盖可再生能源发展、森林保护、碳中和技术、气候移民等多个方面,展现了全球各国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共同努力与创新举措。
整个会议过程中,代表们用流利的英语进行辩论磋商。大家在观点交锋中寻求共识,展现了出色的外交风范和全球视野。


素养内化:从体验学习到责任担当的升华
活动结束后,参与学生纷纷分享了自己的深刻体会。
代表中国的王睿希同学表示:"通过这次活动,我真正理解了什么是大国担当。当我们提出的'全球清洁能源伙伴计划'得到众多发展中国家认同时,我深深感受到了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重要地位。"
代表图瓦卢的林芯朵动情地说:"为了准备发言,我查阅了大量资料,当我了解到这个美丽的岛国正面临被海水淹没的威胁时,我感到肩上的责任重大。这不再是一场模拟,而是真实的责任。"
德育副校长在活动总结中深情寄语:“今天,我们共同搭建了一个通向世界的舞台。同学们在会场上展现出的卓越素养与责任担当,让我们坚信:今日心怀天下的少年,必将成长为明日建设家园、贡献世界的栋梁之才。”
这场模拟联合国活动,不仅是一次综合能力的淬炼,更是一堂生动的全球素养实践课。通过沉浸式参与,同学们既锻炼了语言表达、逻辑思维与团队协作能力,更深刻理解了气候问题的全球关联与治理复杂性。当抽象的知识转化为真实的体验,环境保护的责任感便自然升华为坚定的行动自觉。
展望未来,横湖小学新城校区还将持续创新德育形式,深入开展此类富有时代意义的教育实践活动,在夯实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上,着力培育既有中国情怀、又具国际视野,勇于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中国少年报》通讯员汪喜红供稿 横湖小学新城校区 郑娴 文 潘侃俊 图)
编辑:耿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