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国复兴有我 争当新时代好少年——武清区各级少先队组织举办少先队建队纪念日主题活动

2025-10-15 16:32:37
来源:青春武清

今年是中国少年先锋队建队76周年,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少年儿童和少先队工作的重要论述,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致第九次全国少代会的重要贺信和党中央致词精神,落实第九次全国少代会工作部署,进一步增强少先队员的光荣感和组织归属感,武清区各中小学少先队组织隆重举行“强国复兴有我争当新时代好少年”“十·一三”少先队建队纪念日主题活动。

杨村街第二小学少先队大队                               

金秋送爽,队旗飞扬。10月13日,在中国少年先锋队迎来76周年华诞的庄严时刻,杨村街第二小学少先队大队隆重举行“红星闪闪耀成长”主题建队日活动暨新队员入队仪式。校园里,火红的队旗与鲜艳的红领巾相映生辉,激昂的队歌与铿锵的誓言响彻云霄,共同汇成一片红色的海洋。

在嘹亮的《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声中,高年级的优秀队员代表们迈着整齐的步伐,为新队员们佩戴上人生第一条红领巾。这一刻,骄傲与自豪洋溢在一张张稚嫩的脸庞上;这一刻,红色的理想与信念在他们心中深深扎根。新队员们高举右拳,在队旗下庄严宣誓:“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贡献力量!”铿锵的誓言,是他们对祖国、对人民、对组织最真挚的承诺。

杨村第十二小学少先队大队

十月的阳光温煦,微风轻柔,秋日的校园格外宜人,杨村第十二小学少先队大队洋溢着热烈与庄重——学校以一场庄严的入队仪式,带领全体少先队员共庆这一光荣时刻,让红色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悄然扎根、向阳生长。

“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继承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 熟悉的旋律在杨村第十二小学校园回荡,嘹亮的队歌点燃了现场每一位师生的热情。

最让人动容的莫过于老队员为新队员佩戴红领巾环节:高年级的老队员们迈着整齐的步伐上前,郑重地为 258 名新队员系上鲜艳的红领巾。当红领巾在胸前展开、飘扬,新队员们眼神里满是激动与自豪。他们高高举起右拳,面向鲜红的队旗庄严宣誓:“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 稚嫩的声音铿锵有力,一字一句,既是对身份的认同,更是对未来的承诺。

杨村第十四小学少先队大队                               

金秋十月,杨村第十四小学少先队大队全体少先队员和少先队辅导员满怀激动与自豪,迎来了中国少年先锋队建队76周年的光荣时刻。在庄严的出旗曲中,星星火炬队旗迎风招展,一批新队员正式加入了少先队组织。

伴随着激昂的旋律,老队员郑重地为新队员佩戴上鲜艳的红领巾。那一抹鲜红,是荣誉,更是责任。在星星火炬的见证下,新队员们高举右拳,庄严宣誓:“我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好好学习,好好锻炼……”铿锵的誓言与嘹亮的队歌交织回荡,展现了新时代少先队员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

高村镇第一中心小学少先队大队                               

10月13日,中国少年先锋队迎来了建队76周年纪念日。高村镇第一中心小学少先队大队隆重举行“强国复兴有我 争当新时代好少年”新队员入队仪式。77名新队员在队旗下庄严宣誓,正式加入中国少年先锋队,开启了人生政治生活的第一篇章。

学校少工委主任在仪式上寄语全体新队员,勉励大家牢记教导,践行入队誓言,用实际行动为红领巾增添新时代的光荣,努力成长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时刻准备着。

仪式最后,在大队辅导员的带领下,全体队员举起右拳,铿锵呼号——“时刻准备着!”嘹亮的声音在校园上空回荡,展现了新时代少先队员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泗村店镇湖西中心小学少先队大队

在庆祝中国少年先锋队建队76周年的光荣日子里,泗村店镇湖西中心小学少先队大队迎来了一批崭新的成员。他们胸前佩戴起鲜艳的红领巾,正式加入中国少年先锋队,开启了人生中一段充满光荣与梦想的全新旅程。

仪式上,学校少工委主任宣读了新队员名单。随后,高年级的少先队员们亲手为新队员戴上红领巾。这一刻,飘扬在胸前的,不仅是少先队员的光荣象征,更是责任与理想的接力与传承。

在大队长的带领下,全体新队员庄严宣誓。稚嫩却坚定的誓言在队室内回荡,每一个字句都凝聚着坚定的决心。仪式最后,在大队辅导员的引领下,队员们高举右拳,齐声呼号——“时刻准备着!”铿锵有力的声音,配合着一道道执着而清澈的目光,充分展现了新时代少先队员昂扬向上、立志向前的精神风貌。

在“十·一三”少先队建队日之际,全区各中小学少先队组织规范开展新队员入队仪式,有效增强了少先队员的光荣感和组织归属感,让“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深植童心。下一步,团区委、区少工委将持续加强少先队思想政治引领,引导队员从戴上红领巾的那一刻起,就将这份光荣化为责任,努力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编辑:郭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