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网北京9月1日电 (记者 谢青)今日,最高人民检察院举行“铭记抗战历史 传承抗战精神”检察公益诉讼新闻发布会,通报检察机关充分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强化抗战历史文化资源系统性保护的有关情况,并发布典型案例。
会上,据最高检副检察长张雪樵介绍,2023年至2025年上半年,全国检察机关共办理英烈保护、红色文物、革命遗址旧址等公益诉讼案件2243件,其中抗战领域公益诉讼案件83件,共保护49名英雄烈士(包括个人和群体)的名誉荣誉。
记者注意到,在最高检通报的工作情况和发布的典型案例中,检察机关督促保护的对象绝大多数属于红色资源,包括烈士纪念设施、抗战遗迹等。
张雪樵表示,红色资源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物质见证,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也包括革命信念教育最生动、最直观的教材。瞻仰红色文化遗址,有利于守住革命初心,将革命信念、信仰转化为为民担当、干事创业的精神动力。
图据最高检
保护好抗战文化遗产,就是守护中华民族的精神根脉,也是确保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的重要路径。最高人民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厅厅长徐向春表示,下一步,检察机关将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活动为契机,以正在开展的“英雄烈士和红色文物保护公益诉讼检察基层行”活动为抓手,切实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作用,通过高质效办案依法推动红色资源保护利用。
首先,检察机关将聚焦侵害英雄烈士名誉荣誉、烈士纪念设施管理缺失以及红色遗址遗迹保护不力等问题,持续加大办案力度,坚决依法从严保护,推动红色资源系统性保护、科学化运用和创新性传承。
徐向春提到,对于利用网络侮辱诽谤英雄烈士、歪曲事实真相的恶劣违法犯罪行为,将积极担当作为,综合运用刑事检察和公益诉讼检察职能,加强线索排查和在办案件指导,发现一起、办理一起,彰显英雄烈士保护“严”的法治精神,坚决捍卫英烈荣光。
其次,检察机关将从问题整改的实效出发,积极贯彻公益诉讼预防性保护理念,有效利用磋商、公开听证等办案方式,持续深化与退役军人事务、文化和旅游、文物保护等部门的协作配合,助推行政机关构建红色资源保护利用长效机制,推动构建多元保护格局。
以及,在专业化和规范化研究方面,徐向春提到,检察机关将加强红色资源相关领域疑难问题研究和破解,围绕不同类型民事公益诉讼案件中如何对违法行为人提出更管用的诉讼请求,破解红色资源保护利用和文物私权之间的矛盾,利用区块链等技术规范化收集固定展示网络证据,借助“外脑”获取检察办案专业技术支持并实现红色资源整改效果专业评估等问题,进一步深化细化理论研究,邀请专家开展专题研讨,破解红色资源保护利用检察办案中亟需解决的难题,积极探索、勇于创新,适时下发细分领域办案指引,会同相关部门研究制定涉外英烈保护公益诉讼工作规范,不断提升红色资源保护领域检察公益诉讼办案质效。
最后,徐向春表示,检察机关还将围绕助推红色资源保护利用,以高质效办案为基础,以高质量宣传作品为媒介,积极利用融媒体平台,创作更多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宣传作品。
作者:谢青 编辑:侯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