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5月27日至28日,中国少年先锋队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今后五年,将全面开创新时代新征程少先队工作新格局,重点推动实施“六大工程”。
其中,新征程少先队“播种”工程要在队员们的心里播下三颗特别的种子——第一颗是“热爱领袖的种子”,第二颗是“红色基因的种子”,第三颗是“中华文化的种子”。
为带领少先队员学习党的创新理论,贯彻落实第九次全国少代会精神,特别设计“红领巾学思想”栏目,将“大道理”转化成“小故事”,引导少先队员们以实际行动践行嘱托,争当爱党爱国、勤奋好学、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好少年。
神奇的画笔
陈晓林 河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少先队中队辅导员
亲爱的队员们:
如果你大学毕业了,会选择留在大城市拥有一份高薪工作,还是会选择回到农村振兴家乡?河南新乡“90后”小伙“大新”,用他手中的画笔做出了选择。29岁的“大新”原名叫尚勤杰,他被粉丝们称为“神笔马良”。还获得了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的点赞:“一个中国涂鸦艺术家回到他的家乡——河南辉县市张村乡小屯村,把一个普通的小乡村变成了一个充满童趣的童话世界。”

一支笔,绘就活力村庄
大新哥哥毕业于开封大学的美术专业,原来在北京的工作一个月能赚五万多块,如今为家乡做墙绘,月薪只有五千块。不仅每天风吹日晒,还要被老乡质疑,觉得他在“瞎胡闹、搞破坏”,把村里弄得花里胡哨不像个正常住的地方。大新哥哥犹豫了,打了好几次退堂鼓。
慢慢地,村子里来了一群一群的陌生人,他们说“这村庄和别的村庄不一样,这些涂绘给人一种特别的美。”还有人说“改变了我对农村的想象,没想到农村也可以这么美。”游客们的肯定和鼓励让大新哥哥坚持了下来,不仅如此,当年五一期间,创意墙绘让村里“赚了”过万元的门票钱;纷至沓来的游客还为做小生意的村民带来了更多收入。西头卖棉花糖的大姐一天能挣一千多元;东头炒凉粉的大哥一天流水三千多块;村里年迈的留守老人在家门口向游客推销自己家的蔬菜水果、红薯粉条;村里的民宿、饭店、停车场等旅游设施也很快都发展起来。一个人,一支笔,一面墙,盘活了一个村。收入增加了,村民们就有了安全感、幸福感!
大新哥哥最终选择留下来!他说:“趁着自己还年轻,要为村子带来更多的色彩和活力。”现在,他有了一个新岗位“关堤乡乡村规划师”,关堤乡也成了他的“新阵地”。相信在他的努力下,关堤乡也会变成一个远近闻名的美丽乡村。
一株辣椒,绘制火辣产业
无独有偶,在深圳打拼十年的王偌飞也选择回到老家河南——临颍,用他的5G画笔绘制了一幅火辣的乡村画卷。王偌飞,放弃在深圳年薪百万的工作,返乡创业被人们称为“5G辣椒王”,为了让椒农们的工作更健康、更轻松、更体面,他选择用5G和人工智能种植辣椒。现在,一台智能机器人能完成四十个人的工作,减轻了椒农们的劳动负担。队员们,你们相信吗?在5G辣椒基地,一部手机就可以把地种了,不仅方便,而且精准快捷,传感器可以监测出田地哪块缺水缺肥了,到时间就可以下令灌溉了,一个人可以管理三到五亩地。辣椒品质好,走进千家万户,老乡们称赞:“智慧农业真不错”。产量高,销量好,订单农业让辣椒还没种上就已经抢购一空了。选育的优良品种成为海底捞、老干妈、卫龙辣条的原材料。

随着辣椒产业越来越红火,王诺飞的团队也由三个人变成了两百多人,不仅有刚毕业的大学生还有退伍军人以及有想法的年轻人,他们有知识、懂管理、善经营、爱农业,扎根农村,为农业农村现代化贡献力量!
如今,越来越多的“90后”“00后”,返乡创业,帮助乡亲们增产增收,让一个个乡村,美起来,富起来,乐起来。正如他们期待的那样:我们接受教育,不是为了离开家乡,而是为了回归家乡、造福家乡、振兴家乡。
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同学们的回信中说道:“党的二十大对建设农业强国作出部署,希望同学们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把课堂学习和乡村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青春力量。”
一粒种子,描绘丰收中国
其实,还有很多这样的人,他们也都有一支神奇的画笔,他们从未离开家乡,从未离开生养他们的土地。再过一个月,中原大地就会翻滚着一片一片金色的麦浪。小麦专家茹振钢更加忙碌了。他长年累月待在田间地头,先后培育并推广了一个又一个小麦新品种,全国每8个馒头中有1个就来自他培育的小麦品种。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粮食安全要警钟长鸣,粮食生产要高度重视”。茹振钢也说到,我们科技工作者必须把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落到实处。要端牢中国饭碗,必须攥紧“中国种子芯片”。而在茹爷爷眼中,优秀的人才就是“中国的种子芯片”,而且是“超级芯片”。

一直以来,在家乡的土地上,茹爷爷的小麦团队,长期驻扎在田间地头,一心扑在老百姓的饭碗上,用优质小麦种子保障着中国的粮食安全。
在中原大地上,在我们的家乡,一个人,一支笔,绘就了一个有活力的村庄;一个人,一株辣椒,绘就了一份高质量发展的产业;一个人,一粒种子,绘就了一幅丰收的中国。一个个人,选择回到家乡,一群群人选择奉献家乡,一代代人准备着建设家乡!队员们,我们家乡的宏伟画卷正在徐徐展开,相信未来的你们都是建设家乡的执笔人!
(以上文稿及视频版权所有河南省少工委办公室,未经允许严禁转发,如出现抄袭或非法使用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编辑:耿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