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爱学习 >> 行走的思政课

“六通一体化”大思政课建设再谱新篇!——赤峰市“大思政课”建设推进会暨“六通一体化”大思政课建设现场观摩会圆满举行

2025-09-18 10:39:07
来源:红山教育网

2025年9月17日,由赤峰市教育局主办、红山区教育局承办的全市“大思政课”建设推进会暨“六通一体化”大思政课建设现场观摩会在红山区第十二小学举行。赤峰市教育局副局长李淑芬,赤峰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书记张明、院长徐利颖、副院长张希梅,红山区教育局局长孙宏伟,全市各旗县区教育系统相关人员,高校思政课建设负责人及红山区检察院、司法局、社区代表等280余人参会,会议由市教育局思政科科长王玲主持。

学校观摩展示,感受“六通一体化”思政活力

校园文化浸润,打造“环境思政”新场景

红山区第十二小学内,“四大发明石雕文化柱”“丝绸之路主题展墙”“仰望星空文化梯”“闲阅书吧”“六艺展墙”等场景错落分布,将思政教育融入校园角落,实现文化浸润与思政育人的有机结合。

学生活动展演,彰显新时代少年风貌

千名学生齐跳腰鼓操、共舞武术扇,具象化“革命红”“石榴籽”课程理念,展现青少年团结进取风采。

思政舞台剧《丝路作章 诗词共和》上演,以张骞穿越古今叙事串联丝路历史与当代,剧尾演员共擎红绸,传递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特色课程开课,实现“小课堂”连“大社会”

主会场:六年级《道德与法治》课《探访红山文明》,先校内专题学习,再赴红山文化博物馆实践,以“双师导学、场景联动”深化中华文明起源认知。

分会场:同步开设五年级《勿忘国耻》、三年级《石榴花开籽籽同心》、四年级《小小“碳”索家》《网络新世界》、二年级《葡萄沟》(融AI技术)五节特色课,尽显“六通一 体化”多元魅力。

深度交流研讨,共绘思政教育新蓝图

开幕致辞:明确区域思政建设方向

红山区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孙宏伟致辞,阐释区域“六通一体化”大思政课建设实施框架与推进策略,提出以课程化实施推动其高品质、内涵式发展。

课程展示:学段衔接深耕红山文化

以“寻红山文化源 铸中华民族魂”为主题,开展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展示:

红山区第十二小学李超《红山之光:骄人祖先灿烂文化》、赤峰二中国际实验中学张美琪《走进红山:见证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赤峰市第二实验中学王婷《红山文化印记:透视文化的内涵》、赤峰学院张文旭《探源寻根:早期中华文化圈的形成》四节课从小学到大学层层递进,为思政课纵向贯通提供范例。

揭牌仪式:强化思政教师队伍建设

“赤峰市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发展中心”正式揭牌。赤峰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徐利颖表示,中心将通过资源共享、协同培训、课题共研等,搭建跨学段教研平台,为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提供师资保障。

经验分享:凝聚思政育人合力

红山区教育局基础教育股副股长李冰从区域层面,介绍了红山区“六通一体化”大思政课建设的发展经验和实践路径。她提出,在红山区“四色课程+”大思政课程体系的带动下,各中小学围绕“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实践思政”推进路径、校外实践基地建设及数字思政应用等路径,全面提升思政教育一体化育人质量,展现了思政教育从零散走向系统的区域成果。

红山区第十二小学杨乐校长分享本校大思政课建设先进经验,以“国粹”教育为特色,从机制、师资、课程等方面,介绍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的做法,包括多路径教师培养、打造纵横联通的课程体系及依托校内外阵地开展实践活动等,提供了“一校一品”的鲜活案例。

总结部署:推动思政教育高质量发展

赤峰市教育局副局长李淑芬作总结讲话,对红山区“六通一体化”大思政课建设成效给予充分肯定。她强调,全市教育系统要以此次现场会为契机,借鉴红山区的优秀经验,提高思想认识,进一步深化思政课程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创新体制机制;同时要聚焦问题短板,进一步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建设向更深层次、更广范围发展,切实把思政教育成效转化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强大动力。

此次推进会既是成果展示,也是行动部署。红山区将以此为新起点,持续深化“六通一体化”大思政课建设, 为区域大思政课建设提供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经验。

作者:  编辑:高富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