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佳木斯市第十一小学教育集团(二校区)以“家乡好 祖国美”乡土教育为依托,组织学生走进合江省政府旧址博物馆,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红色研学活动。通过将思政课堂从教室“搬”进革命历史现场,学校以实物、照片和实景讲述历史,让红色教育真正“活”了起来。
本次活动以“寻历史足迹 传红色基因”为主题,突破了传统思政教育的时空限制。学生不再是仅仅通过课本了解历史,而是置身于合江省政府旧址的真实场景中,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循着合江省的成立背景与抗战贡献,一步步走进那段峥嵘岁月。
纪念馆中陈列的文物实物、历史照片成为最生动的教材,无声却有力地诉说着革命年代的艰辛与光荣。随行教师现场开展“微思政课”,红领巾宣讲员们也踊跃接力,讲述一段段感人至深的英雄事迹。历史不再是遥远而抽象的文字,而是可触摸、可感知、可共鸣的真实存在。
活动在庄严的宣誓中迎来高潮。全体少先队员面向队旗,铿锵誓言回荡在纪念馆展厅之中——这是一次精神的洗礼,更是一次初心的唤醒。通过这种沉浸式、体验式的学习,红色基因悄然融入成长血脉,爱国爱党的信念深植于孩子们心中。
据悉,本次研学活动是佳木斯市第十一小学教育集团深化“思政+”育人模式的一次创新实践。学校通过整合地方红色资源,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紧密结合,不仅提升了德育实效,更拓展了“家乡好 祖国美”乡土教育的内涵与外延,为新时代少年儿童坚定理想信念打下了坚实基础。
通讯员:姜晓婉
作者:姜晓婉 编辑:耿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