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爱学习 >> 行走的思政课

红领巾多彩实践|在每一堂“行走的思政课”中成长——玉山县汪应辰学校博士馆研学记

2025-09-26 14:13:52
来源:未来网

九月的玉山,桂香漫过青石板路,晨光为少先队员胸前的红领巾镀上暖金,也为这座赣东北“中国博士县”铺就喜迎国庆的喜庆底色。作为钟灵毓秀的小城,玉山不仅走出了十八岁金榜题名的状元汪应辰,更孕育了中国胸外科奠基人黄家驷、“两弹”功臣胡仁宇等9名院士,以及中国航天工程科学家胡其正等1000多名博士、9000多名硕士——这些闪耀的名字,正是中华文脉与奋斗精神的生动注脚。9月25日上午,江西省上饶市玉山县汪应辰学校开展2025年“强国复兴有我 争当新时代好少年”少先队主题活动,怀揣对家乡榜样的崇敬,两百余名少先队员走进玉山博士馆,在“行走的思政课”中践行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相统一的信念,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播撒少年志向。

清晨8时,教室门口早已涌动“红领巾红”的亮色。少先队辅导员刘玲为队员们整理红领巾时,将家乡荣光娓娓道来:“队员们,咱们玉山的博士们,正是用一生践行爱党爱国——黄家驷爷爷跟党走开创医学事业,胡仁宇爷爷为党和国家研制‘两弹’,今天的研学就是要把这份精神接过来,争当爱党爱国的新时代好少年!”

一支如整齐溪流般的队伍沿马塘铺路坚定出发。队员们步伐铿锵、气宇轩昂,雄赳赳迈向玉山博士馆。半小时行程中,无人掉队、无人喧哗,飘动的红领巾与高扬的五星红旗、队旗交相辉映,成为“强国复兴有我”的生动缩影,也让“坚持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相统一”的种子在队员们步履间悄然扎根。

走进博士馆,第一堂“主题实践课”以手绘展精彩启幕。此前,队员们紧扣“传承红色基因、传承中华文脉、传承奋斗精神”的要求,围绕“博士县的爱国榜样”“强国少年的梦想”精心创作作品:有的绘出胡仁宇院士隐姓埋名研制“两弹”的场景,旁注“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为党和国家奋斗”;有的将胡其正院士的航天梦与长城、国旗绘在一起,写下“牢记总书记教导,争当全面发展好少年”。

展台前,队员们或趴在展台上,或围站在一旁,手持少先队“实践任务卡”互相点评。“你画的博士爷爷跟着党做贡献,这就是我们要学的模样!”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在交流中感悟第九次全国少代会精神与主题活动理念,让勤奋好学、全面发展的信念化作眼中的光、笔下的志。

在玉山考棚展区,两名系着红领巾的少先队员驻足玻璃展柜前,其中一名手举鲜艳红旗,两人正兴致勃勃地讨论着展柜里的玉山考棚模型。红旗的鲜红与模型蕴含的深厚历史文化底蕴交相辉映,既彰显出队员们的爱国热忱,也让他们真切触摸到玉山“博士县”崇文尚学的文脉传承,让红色基因与文化传承在实践探索中持续延续。

当讲解员的声音响起,第二堂“主题思政课”让“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信念愈发深刻。队员们踮着脚尖,盯着展柜里黄家驷院士的行医笔记、胡仁宇院士的科研手稿,认真聆听那些“跟党走、为国强”的故事:黄家驷放弃国外优渥条件,响应党的号召回国开创中国胸外科事业,让无数患者重获新生;胡仁宇怀揣“党有号召、我有行动”的信念,在戈壁滩上用青春换祖国国防强大;胡其正紧跟党的航天事业部署,深耕科研助力火箭腾飞……孩子们手中的“少先队研学笔记”很快写满字迹,不少队员在“党”“祖国”“复兴”等字眼旁画了鲜艳的五角星:“博士爷爷们跟着党走,为祖国拼尽全力,我也要牢记嘱托,争当新时代好少年!”

在弧形展柜前,一群四年级队员手举五星红旗,专注地凝视着展柜内的展品。其中一名队员指着“胡其正”的名字大声说:“他为党和国家的航天事业奋斗,我要以他为榜样,好好学习,将来为强国建设出力!”队员们手中的红旗鲜艳夺目,与展柜里的博士事迹交相辉映,既展现出他们的爱国热忱,也让“勤奋好学、为国争光”的信念在实践中扎根生长。

10时30分,“迎国庆·话强国”主题分享会在馆内热闹开启。队员们以小队为单位围坐,胸前的红领巾随讨论热情轻轻晃动:“我懂了,爱党就是像黄家驷爷爷一样,党需要哪里就到哪里!”“传承奋斗精神不是空话,是像博士们一样不怕困难,勤奋好学!”“我们要把红色基因传下去,为民族复兴时刻准备着!”

全体队员在博士馆前列队,以队旗、国旗为背景合影,一张张笑脸映着阳光,将“承博士薪火、听党话跟党走、做强国接班人”的誓言,定格成主题活动中最珍贵的记忆。

此次玉山博士馆研学,是玉山县汪应辰学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少年儿童和少先队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论述、落实第九次全国少代会精神的生动实践,更是“强国复兴有我 争当新时代好少年”主题活动的鲜活载体——它让“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从理念变为队员们的亲身体悟,让“传承红色基因、中华文脉、奋斗精神”化作看得见、学得到的榜样力量。正如学校小学级部主任刘军所说:“我们以‘博士县’的精神富矿为纽带,把领袖嘱托、少代会精神融入每一个研学环节,就是希望孩子们在耳濡目染中牢记教导,真正成长为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时刻准备着的新时代好少年!”

  编辑:瞿凯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