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学先锋做先锋
  • 我家的抗战先辈(9)︱外祖父的铁血抗战往事和十一封家书

  • 我家的抗战先辈(7)︱毛主席说我爷爷是三到延安的好朋友

  • 我家的抗战先辈(1)︱从延安走出的老军工

  • 我家的抗战先辈(8)︱我爷爷和日本侵略者血战到最后一刻

  • 我家的抗战先辈(3)︱我的老红军父亲:参加过1300多次战斗,6次负伤,没上过一天学堂,却写了4本书

  • 我家的抗战先辈(6)︱甘祖昌:从将军到农民,抗战精神铸就红色家风

  • 我家的抗战先辈(2)︱我的奶奶救了73名八路军伤员

  • 我家的抗战先辈(5)︱我的太爷爷方瑛:那声“宁做枪下鬼,不做亡国奴”,在家族血脉里滚烫八十载

  • 我家的抗战先辈(4)︱祖父和伯父在抗战中的“生死劫”

  • 这6位与总书记握手的老战士是谁?

  • 他忘记自己的生日,但他永远被祖国铭记!

  • 她说:“先教我学最有用的字!”|忘不了的抗战小英雄②

  • “我们要用孩子们所能出的力量,去争取中华民族的解放!”| 抗战文物故事①

  • 心相近丨中国人民对柯棣华的高尚品德“永记在心”

  • “我们千万不能忘记‘五不’誓约”|忘不了的抗战小英雄①

  • 100岁抗战老兵:“我没有害怕过”

  •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丨抗战歌声里的家国情怀

  • 抗日英烈汪雅臣:以身殉国的传奇“双龙”

  • 与中国人民并肩战斗 他是坚信“抗战必胜”的印度医生

  • 黑暗牢狱中,如何传出14万字的信仰绝唱?

  • 他再也没有回家,却以另一个名字活在山河之间

  • 孙晓梅:为理想斗争到底

  • 抗日名将陈安宝:铁骨铮铮真善夫

  • 点名先点“五壮士” 这一习惯他们坚持了84年

  • 少年军校:在青少年心田播撒“强军种子”

  • 重读英烈家书,感悟战火中的家国情怀

  • 他的“满江红”不是电影 是染血的军装

  • 白求恩:跨越山海的国际共产主义战士

  • 张力勇:振兴不只看数据,更要看到村民笑脸

  • 邢少云:三十年坚守麻风病区一线

  • 苗静静:20年坚守,把纺织干成了艺术

  • 山河印记·抗战家书丨赵一曼:绝笔信里的家国情怀

  • 为了胜利:107岁抗战老兵仍记得“嘀嗒”电码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