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爱学习 >> 学先锋做先锋

“老师,我要成为离星星最近的人”

2025-09-23 09:31:04
来源:共青团中央

近日,中国首部太空实拍电影《窗外是蓝星》

自9月5日全国公映以来

迅速掀起观影热潮

影片主要画面

由神舟十三号航天员

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

亲自拍摄

作为太空摄影师

他们完整记录了

自己在轨驻留6个月的

工作和生活日常

将宇宙浩瀚之美融入影像

呈现出独具特色的

中国式太空美学

让“宇宙级浪漫”走进观众视野

正在执行神舟二十号任务的

航天员陈冬、陈中瑞、王杰

在中国空间站——

也是电影《窗外是蓝星》的拍摄地

特别向观众发来问候

“我已观影,感觉良好!”

指令长陈冬在中国空间站

指着胸前的国旗说:

“窗外是蓝星,窗内是中国心”

陈中瑞表示:

“在太空拍电影

是我们航天人独有的浪漫”

王杰则说

自己在空间站去了很多电影的拍摄点位

准备回到地球后冲洗成照片

关于这部影片更多的细节故事~

一起了解

↓↓↓

“老师,我要成为离星星最近的人”

在山东烟台福山区张格庄村老家人的眼里,王亚平首先不是英雄,而是小时候有困难、有挫折、有梦想、有努力、没放弃的孩子。她曾是樱桃树下仰望星空的农家女孩,平凡,话不太多,有梦想,也是喜欢穿运动裤的女高中生,脚崴了仍坚持参加运动会,拿到第一名以后眼里有光。

1997年深秋,空军长春飞行学院选拔车开进福山一中时,皮肤黝黑的王亚平正在操场跑圈。凭借三年蝉联校运会3000米冠军的成绩,她“像风一样的韧性”让考官印象深刻。也是在这一年,她在笔记本上向高中班主任赵佳海留言:“老师,我要成为离星星最近的人。”

△1996年,16岁的王亚平(前排穿红裤子的女生)

2021年,王亚平实现梦想,成为亚洲首位出舱的女航天员。如今,她又凭借电影《窗外是蓝星》,创下新纪录——成为中国首部太空实拍电影的摄影师、主演和旁白。

王亚平带你“解锁”《窗外是蓝星》中的“山东特产”

电影《窗外是蓝星》中,有众多山东元素:

鲅鱼饺子

荣升太空“超级外卖”的鲅鱼饺子,那一口热腾腾的家乡味道,能跨越地球与太空的距离,缓解王亚平想家的念想。

山东非遗布老虎

“太空吉祥物”是一只山东非遗布老虎,上面绣了“平平”二字。“平平”既是王亚平的小名,也是父母对她的挂念和祝福。

山东半岛的太空影像

导演朱翌冉说,影片中最大的“山东特产”是山东半岛的太空影像。影片剪辑过程中,王亚平的执念之一就是展现一下她的老家。

女儿送的毛绒玩偶

要说最珍贵的“山东特产”,那肯定是出征前女儿送给王亚平的毛绒玩偶,它是姥姥亲手钩织的。王亚平在电影中说,航天员允许携带少量的个人物品,她思考再三带上了这只小玩偶。舱内画面拍到玩偶就挂在王亚平的睡眠舱内,带着满满的爱,陪伴王亚平度过天宫时光。

三小时培训

成就“完全意外的惊喜”

济南站推介活动放映结束后,交流环节让影院秒变“太空创作研讨会”。现场多次响起掌声,观众满是振奋。

有观众提问,电影是提前有脚本,还是只跟航天员说一下拍摄方向?

导演朱翌冉回应,“在太空拍电影和在地球拍电影特别不一样,再加上航天员是极为特殊的职业,在航天员出发之前只有三个小时的见面沟通时间,但三个小时双方就确定了基础,那就是要给每一位走进电影院的观众一次真实的、有沉浸感的太空旅行。基于此,航天员展现出极大的文化创作力。当素材回来的时候,我们也惊叹航天员们完成得这么好,所以这并非提前规划好,而是意外的惊喜。”

若你尚未观影,不妨赴这场太空之约:每一帧8K画面,都藏着中国航天的硬核实力与家国情怀。

正如《窗外是蓝星》导演朱翌冉说的,无论是青少年还是成年观众,都可以在这部电影中看到榜样的力量,看到我们的航天精神,看到我们每一个平凡人对梦想执着追求、不断努力的精神力量。这部电影是我们平凡人共同的梦想。

这不仅是一部电影

更是一场属于

中国人的宇宙级浪漫

让我们走进影院

与航天员一同

仰望苍穹,凝望蓝星!

  编辑:耿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