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是老花眼,读书看报,缝(féng)衣服、钉扣子,离开老花镜,她什么都干不了。可是一到菜市场,羊宛宛觉得奶奶就变成火眼金睛了。她不戴老花镜,却什么都瞒(mán)不过她的眼睛。
今天羊宛宛和奶奶一起去买菜,对奶奶的火眼金睛佩服得五体投地。
卖菜的大婶(shěn)把自己摊位上的菜夸得天花乱坠,“今天这菜特新鲜,都是早上现摘的,瞧瞧,这菜叶子多水灵、多漂亮!”
大婶是个讲究人,她摊位上各种蔬菜摆放得整整齐齐,菜叶上一个泥点子都没有,菜上还洒有亮晶晶的水珠,看着就让人有购买欲。可奶奶只是瞟了一眼,嘴就撇(piě)了撇,径直越过大婶的摊位,走到前方不远处的一个小摊位上,挑选了一把青菜。这青菜一看就不如大婶摊位上的那些,长得瘦小一些不说,叶子上还有一些虫眼儿,菜根还带有不少泥。
羊宛宛不解,放着漂亮、水灵的菜不要,为什么要买又小又有虫眼儿的菜呢?
奶奶耐心地解释:“这种菜脆甜,很容易招虫子。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虫眼儿的。你看那家摊位上的菜,每一片叶子都长得又大又漂亮,一个虫眼儿都没有,肯定是施了化肥,还打了不少农药。”
“不一定吧?没准儿,是农民伯伯捉虫很勤快呢?”羊宛宛仍然持有怀疑态度。
“这傻孩子,那怎么可能?农民伯伯累死也捉不完。”奶奶笑着扬起了手中的菜,“这种菜虽然个头儿小点儿,但是我看一眼就知道没有洒农药,用的是农家肥。虽然有点儿虫眼儿,但不碍事,菜肯定好吃又健康。要是不相信啊,晚上奶奶炒了你尝尝。”
奶奶不仅能一眼看出哪些菜用化肥、打农药,哪些菜用农家肥、不打农药,奶奶的眼睛还是一杆秤,一眼就能看出东西的重量。
羊宛宛陪着奶奶去买切糕,奶奶说要一斤,小贩(fàn)一刀切下去,还没装袋呢,奶奶就嚷(rǎng)开了:“你这两斤都高高的,多了我可不要,就一斤。”
小贩还犟(jiàng)嘴,“大妈,不能够,我手肯定准,就一斤多点儿,多也多不了多少。”
一上秤,两斤四两,果然和奶奶说的差不多。
小贩赔着笑脸说切都切下来了,劝奶奶多买点儿,也就多吃一两口的事儿。
奶奶可不惯着他,“我说了一斤,多了我不要。”
小贩翻了个白眼,不情不愿地又切了一刀,给奶奶正正好一斤的切糕。
“奶奶,您可太厉害了!”羊宛宛啧啧称奇。
“这都是多年买菜的经验。”奶奶嘴上谦虚,可面上是掩(yǎn)饰(shì)不住的得意,“买了这么多年的菜了,我的眼睛就是秤,这点儿小手段就想骗我老太太多买点儿,那怎么可能?!”
更神奇的是,奶奶的火眼金睛还能分辨出野生的和人工种植的蘑菇。
买完菜准备回家的时候,菜市场门口有一个小贩,正在卖力地吆(yāo)喝他的野生羊肚菌多么好,营养价值多么高。尽管他卖的价格比别家的贵出不少,可还是有不少顾客在那里挑选。
羊宛宛喜欢吃各种蘑菇,她眼巴巴地盯着那些羊肚菌,缠(chán)着奶奶买一点儿。
奶奶也挤进去看了一眼,立刻皱(zhòu)眉说:“你这就是种植的羊肚菌,根本不是野生的。怎么还卖野生菌的价格呢?”
一看到旁边原本要买的人听了羊奶奶的话都犹豫了,小贩急了,跳起来嚷嚷:“老太太你可别胡说!我这就是野生的,我进山里亲手采的。我这纯野生,野得不能再野了!”
“你这羊肚菌每朵的大小、花纹都差不多。野生的环境不同,怎么可能大小、花纹都差不多?只有人工栽(zāi)培(péi),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都一致,才能长出这么相似的羊肚菌。”
“我我我,在一处采的,当然都长得差不多啦。”小贩梗(gěng)着脖子争辩(biàn)。
“行,就算你在一处采的,可你这羊肚菌的颜色也太深了。野生羊肚菌生长环境随着光线、天气变化,还经常会被雨水冲刷,所以颜色会淡一点儿,不可能这么深的。只有人工种植的羊肚菌才是黑色或者褐(hè)色的。而且野生羊肚菌的菌帽形状都不一样,尖的、圆的、椭圆的、不规则的都有,你看看你这些,明显是人工种植的,菌帽都是尖尖的。还有啊,野生羊肚菌的菌香味非常浓郁(yù)的……”
奶奶还没说完,那小贩已经把摆放在地上的羊肚菌塞到箩筐里,背起就跑,边跑还边骂骂咧咧:“你这老太太,真是多管闲事!”
周围的顾客们纷纷指责那个小贩,不少人向羊奶奶道谢,要不是她,他们可就花了冤(yuān)枉钱了。
跟着奶奶买菜,真是学到不少知识呢。羊宛宛笑眯眯地站在奶奶身边,仿佛是她自己立下了大功似的。
可是,刚走出菜市场,羊宛宛觉得奶奶的眼睛又变成了老花眼,火眼金睛再也施展不出来了。
回家路过过街天桥,一个抱着孩子的阿姨席地而坐,满脸愁容,不时地抹眼泪。
奶奶忍不住走上去问她是不是遇到了什么困难。那阿姨说他们刚从医院回来,孩子生病了,可是家里拿不出这么多钱给孩子治疗,她正发愁呢。
奶奶叹口气,从钱包里掏出五十元钱递给她。
羊宛宛使劲儿拉奶奶的衣角,小声地提醒她,这肯定是骗子。可奶奶还是执意要给钱。那个阿姨泪眼婆娑(suō),连连向奶奶道谢。
回家的路上,羊宛宛很不满刚才不听劝的奶奶,“我觉得她肯定是骗子,电视上说现在骗子的套路可多了!我都提醒您了,您还是给钱,您的眼神儿也太不好了。”
奶奶笑着不说话。羊宛宛却越说越生气,“去买菜您还为了几毛钱和卖菜的讨价还价呢。现在白白丢了五十元,您傻不傻呀?”
奶奶摸了摸羊宛宛的头说:“出门在外,谁没个难处呢?骗子太多了,大家警惕(tì)性都很强了,而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也得不到帮助了。如果她们真的困难,我能给予她们一点点帮助,我心里也舒坦。如果是骗子,那就太好了,证明那孩子没生病,健康着呢。我花了五十元,当给那孩子买点儿好吃的了,我也高兴呀。”
奶奶的话让羊宛宛那点儿不满消失得无影无踪。“奶奶的眼睛一点儿也没老花,她看得比所有人都清楚呢。”羊宛宛心里想。
作者: 编辑:侯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