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文学 >> 新作抢先看

【新刊速递】《儿童文学》(经典)2025年第9期

2025-09-01 16:54:58
来源:儿童文学

《儿童文学》经典版 2025年9月新刊来了

快来一睹为快

回归童真,送给你们的卷首语故事

我要做,木头人

文/陈诗哥

小树精等了很久。这天清早,他早早就醒来了,既兴奋,又有些忐忑不安。他晃动着枝头的树叶,哗啦哗啦地响。“那些小朋友什么时候来呢,不会不来了吧?”小树精有些着急。

这个事情要从一年又十二天前讲起。

那天,他还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树精,跟别的树精没什么两样,静静地趴在树上,吹着风,打个哈欠。可是,那天也有些不一样,树下来了一群小朋友,他们在玩游戏。“123,木头人!”“123,木头人!”……

小树精看呆了,他好想跟他们一起玩啊!真的好想好想!于是,他去找老树精。老树精听了小树精的话后,发了很长时间的呆。他想起来了,他听一个更老的老树精说过,曾经有一个更老更老的树精也想玩这个“木头人”的游戏,玩游戏的孩子每说一句“123,木头人”,他也默念一句“我要做,木头人”,日子一天天过去,等他念到第一千零九句时,他梦想成真了。

小树精被这个故事吸引住了。等到下一次小朋友来树下玩游戏的时候,他就随着孩子们的口令一遍又一遍地默念。“123,木头人!”“我要做,木头人!”……

小树精把这个念头跟他的邻居兼朋友小花精说了。

小花精知道她这个朋友总是异想天开,有一次他想像鸟一样飞起来,有一次他想骑马走遍天下……不过,听着朋友奇怪的念头,小花精从没有出言否定过,她总是微笑听着,祝朋友梦想成真。

这天,小花精也早早醒来了。她一抬头就看见了小树精,左顾右盼,忐忑不安,她明白朋友的心情,她默默地祝福着朋友。

到了傍晚时分,孩子们终于来了,他们高高兴兴地玩起游戏来。

“123,木头人!”“我要做,木头人!”……

看着看着,小花精突然发现,小朋友们当中新来了一个孩子,他说:“我叫小树,可以跟你们一起玩‘木头人’吗?”

“当然好啊!”

(封面/弥 久)

精彩目录一睹为快

文学佳作

闯荡江湖的铁勺/余  今……004

社会规训的诗意突围——简评《闯荡江湖的铁勺》/周延松……016

小说一族

青春风起时/黄一客……017

睫毛掉到眼睛里/林以昼……030

地球电台/单核细胞……068

童话部落

女巫学校暗访记/夏  桨……040

青蛙自行车/梁  卣……089

中长篇连载

丝路霓虹(上)/金步摇……077

散文雅苑

回龙塘/李  一……056

狐子和白牛尾巴/虽  然……096

诗路花雨

钢琴课/梁晨玉……101

生命之歌/ 石  帆……102

异域文学

胜利/[美] 约瑟夫·延卡维奇  著 韦华明  编译……104

文学新苗

茶杯鲸故事时间/ 顾苓蓝……110

三地书

读者来信选登……118

(插图/艾 莎)

好故事抢先看这里

闯荡江湖的铁勺

余  今

(插图/杨福玉)

爷爷说,他想出去闯一闯。

嗯?

我、奶奶、爸爸和妈妈,同时一怔,也在同一瞬间把目光从碗碟里撤出来,转着俩眼珠子莫名其妙地互相看了看,然后……然后我们不约而同地笑了,笑得有点儿不太厚道。

突如其来的笑,使得奶奶悬在空中夹着菜的筷子也跟着激动起来,一阵颤抖,筷子上的菜趁机跳到桌上。奶奶眼疾手快,抓回逃跑的菜,送进咧着的嘴里。爸爸用一只手装模作样地抚摩着额头,手掌恰好挡住他的大半个脸,似乎在努力憋笑,可他的身体很诚实地抖动着。

唯一没有笑的,是爷爷。他静静地看着面前的碗碟,一动也不动。

儿童视角天然地具有诗意,能够消解成人世界的功利判断。与奶奶、爸爸、妈妈不同,孙子的存在像一面棱镜,折射出成人认知的狭隘。他不问“外面是哪儿”,只相信“走到哪儿就在哪儿”的浪漫;当老师给铁勺闯江湖的作文画上问号时,他仍坚持将爷爷的脚印画满A4纸;当家人对爷爷的信渐感平淡时,他却将未能寄出的回信藏成秘密。(周延松)

青春风起时

黄一客

(插图/大大的鲨鱼)

程若飞转学一周了,对这所学校的厌恶与日俱增。

他最烦的就是同桌林焱。林焱成绩不行,但话多、自来熟,和谁都能迅速打开话匣子,聊得热火朝天,在班上人缘很好。而程若飞呢,本就沉静内敛,初来乍到这所陌生的学校,更是惜字如金。林焱每次瞧见程若飞冷着一张脸,就心痒难耐,忍不住问东问西,一会儿打听程若飞为什么要从北京转学到这儿来,一会儿又好奇他家是做什么的,简直像一万只蝉在耳边聒噪。

这天下午放学,大家都在收拾书包。林焱眼睛一瞥,正瞧见程若飞从书包里小心翼翼地拿出一个乐高飞机模型。他的眼睛瞬间瞪得溜圆,叫道:“这个飞机模型,我有一模一样的!”程若飞心里一惊,这飞机模型价格不菲,是去年他十四岁生日时,父亲特意从海外买了寄给他的,林焱怎么也有?

睫毛掉到眼睛里

林以昼

(插图/蟹爪爪)

昭昭捂着脸往回走,路旁诱人的零食摊,也无法挽留她的脚步。

她又被欺负了。

是班上的王大壮,他像个猴儿似的,总喜欢四处耍宝,尤其爱跑到昭昭面前惹是生非。通常昭昭选择忍气吞声,毕竟她胆子小,嘴巴笨,说不过更打不过他。可今天王大壮实在太过分,追着问昭昭:“你的大花脸哪来的?好难看啊,像个唱戏的。”说完继续嘻嘻哈哈,引得其他同学跟着一起笑。

昭昭埋头,摸着眼角旁边那块略微不平整的胎记,本想当作耳旁风,可那些笑声像针一样,往她心上扎,让人没法忽略。她气呼呼地站起来,指着王大壮想骂他一顿,却“你你你……”地结巴好久,什么都说不出,反倒“哇”的一声哭了。

那些人笑得更大声……

女巫学校暗访记

夏   桨

(插图/晓 劼)

我现在感到有点儿紧张,紧张到喉咙里仿佛有只蛤蟆在跳啊跳。

“我嗓子眼儿里的蛤蟆快蹦出来了。”

我忍不住如实说了出来。

对面的女士微微低头,视线从猫形眼镜框的上方越过,朝我这儿扫了一眼,又继续阅读起手中的简历,并没有多说什么。

我暗暗松了口气。

那位女士反应从容,丝毫不感到奇怪。这一定是因为,她也相当熟悉女巫通用语。

蛤蟆啦,蜥蜴啦,蛇啦,或者曼德拉草、凤凰羽毛什么的,不仅会作为材料出现在女巫的坩埚里,也会作为常用语,出现在她们的日常对话里。在来到这间女巫学校之前,我早已调查得一清二楚。

回龙塘

李一

(插图/王 光)

在我五岁时的记忆里,戚婆婆就很老了。

她脸上的褶子皱巴巴地堆在一起,就像爷爷用毛笔在宣纸上反复皴染出来的水墨画。

小镇上,谁也说不清她到底多大年纪。就像谁也说不清,她到底姓“戚”“漆”,还是“齐”。因为这些发音都差不多,所以人们都含混地叫她“戚婆婆”。

叫来叫去,她就成了孩子们嘴里的“鸡婆婆”了。戚婆婆个头矮且瘦小,腰背常年都是弓着的,看起来就越发矮了。因为怕冷,刚起秋风,戚婆婆就会穿上黑色的夹袄,远远望去就像地上堆起了一座小土包……

地球电台

单核细胞

(插图/李金烽)

睁开双眼时,我发现自己躺在一张白色的床上。一个小型机器人正缓缓向我移动而来,屏幕中心亮着几行字:

“嘿,我是凯特,负责照顾你的智能机器人。请先不要慌乱,接下来由我来向你解释发生的一切。”

凯特告诉我,我是星际移民计划中的第89名成员,现在身处距离地球非常遥远的M星球。这里有着更适宜人类生存的环境,已经建立起了中心城市和一系列基础设施。而我在来到这里的星际旅途中发生了一些意外,一直处于昏睡状态,似乎也失去了一部分记忆……

丝路霓虹(上)

金步摇

(插图/李金烽)

冬日的渭北高原沉沉静静,像一个脸上皱皱巴巴,鼻头大大圆圆,胡子稀稀疏疏,说话慢慢悠悠的老爷爷。

霓虹觉得自己这个比喻很贴切。车窗外,那些黄褐色的沟壑山坡,不是高低不平的皱纹,又会是什么?那些时不时飞掠过眼前的山头,简直跟大鼻子一模一样。还有那些个枯笔画般的桃树枝槐树杈,光秃秃地不挂半片叶子,可不是老爷爷的拉碴胡须。

冬爷爷真心不爱说话,到哪儿都一样。不论是霓虹刚刚离开的舅舅家,还是将要去的大圣村,恐怕都差不了多少吧。

听说大圣村很偏僻,孙叔叔家里还有一个小自己3岁的男孩。霓虹的心里担忧起来。

她和妈妈能适应新的生活,能和这个陌生人愉快相处,再组建一个新的家庭吗?那个叫孙清油的小男孩,是个什么样子呢?

霓虹轻轻摇了摇头,像是要摇掉忧虑。临走时,姨妈说她是一个大胆而热情的女孩子,嘱咐她保护好妈妈,她可不能表现出愁眉苦脸,让妈妈看见了难受。母女俩以前的日子,妈妈的辛苦,霓虹提都不要提,她愿意陪妈妈过一过新的生活。

青蛙自行车

梁   卣

(插图/晓 劼)

“好久不见,你终于二十六岁了!”

这天晚上,在我将要睡着的时候,有一只青蛙突然出现在我的窗外。它蹲在防盗窗的铁栏杆上,乍看之下像一大片荷叶。它蹲了一会儿,看我没有开窗的打算,就伸出带蹼的脚掌,人模人样地叩了叩窗,然后继续机械地大叫了起来。

“好久不见,你终于二十六岁了!”我硬着头皮凑到窗子前,端详它的长相。这听起来着实有些荒谬,但不知怎么的,我总觉得它有些眼熟……

狐子和白牛尾巴

虽然

(插图/范雅琴)

一觉醒来,枕头边多了本连环画。

我妈说封皮上的两个字念“小翠”。她只上过一天学,认了三个字:人、口、手。我爸说这书的名儿是“小翠”,她记住了。我们猜了一番这个穿红着绿的美女为什么叫小翠,猜不出来,便逐页细看,看来看去不得要领。

“妈,我什么时候上学?”我问。我对上学已迫不及待。

“快了,天凉快了就该去了。”我妈说。

目前我上着幼儿园,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不是我不去,是幼儿园常关门,仅有的一个老阿姨不是今儿有这事就是明儿有那事。没事的时候也不上课,只从纸箱里倒出十几个皮球,朝我们一扔:玩吧。她坐着织毛衣,一只眼看手里的活儿,一只眼看我们。我们就在院里拍球,追着红皮球黄皮球在院里跑。有时我们打起架来,老阿姨就把玩具没收,轰我们进屋,在小黑板上演算两道简单的数学题。

我盼着识字,盼着上学。每当见字不认识,我就心里冒火。我急切地想知道这本连环画说了个什么故事,打算出去找个认字的给念念,解一解胸中疑团。

作者:  编辑:侯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