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大事 >> 校园新闻

中小学生午休课桌椅“国标”出台!“躺平午睡”要实现了

2025-09-12 16:51:30
来源:中国少年报

小编说

长期以来,如何让孩子们实现高质量午睡,一直是学校、家长面临的共同难题,改善中小学生午休条件、推动“躺睡”的呼声也日益高涨。近日,中小学生午休课桌椅国家标准正式发布,各方一直期盼的中小学生“躺平午睡”即将实现。“国标”里的午睡课桌椅是什么样的?这条健康午休的“标准线”反映出怎样的教育关怀?一起来看——

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近日批准发布《中小学生午休课桌椅通用技术要求》(GB/T  46016—2025)国家标准,将于2026年2月1日正式实施。该标准根据学生身体发育特点,从设计、生产、检验、使用全流程作出规定,让午休课桌椅更舒适、安全、耐用。

标准要求午休课桌椅形态尺寸兼顾学习与午休的舒适。上课时,小学课桌高度在455毫米—730毫米之间,中学课桌高度在565毫米—790毫米之间,椅子的座面宽至少达到360毫米,以保证坐姿端正。午休时,椅子能展开成躺姿,整体长度不少于1050毫米,靠背能放倒到135度以上,头枕宽、长分别至少达到180毫米、100毫米,搁腿的地方宽、长分别不少于250毫米、100毫米,学生能舒展身体好好睡觉。桌子下方的空间也有讲究,小学的桌子净空高和座面的高度差不小于110毫米,中学的不小于150毫米,既能让腿活动自如,又避免午休时身体蜷缩导致不适。

标准对午休课桌椅的材料、性能和结构作出严格规定。在材料方面,要求桌面、椅面等塑料件抗冲击、耐老化,表面漆膜经得起水、潮气和摩擦,桌面沾了墨水、印泥之类的污渍,用普通橡皮就能擦干净。在结构和耐用性方面,要求午休状态下椅子能承受多重重量测试,挂钩挂5公斤物品不损坏,搁腿部件用2万次不会断,调节、折叠等功能用1万次还能正常用。

标准明确午休课桌椅从出厂到使用全链条质量保证要求。出厂前,每批产品都要抽样,检查外观、尺寸、结构安全等项目,防止不合格产品流入校园。如果产品的结构、材料、工艺有大改动,或者停产后半年再生产,需要进行全面检验,确保核心性能达标。

“国标”里的午睡课桌椅,到底什么样?

目前,可以平躺或倾斜的各式午休课桌椅已经在多地学校投入使用,这种桌椅最大的特点就是“变形”功能——上课时,它是标准的课桌椅;午休铃声一响,它就能轻松切换形态,让学生舒适地躺下休息,校园午休从“凑合趴睡”变成“舒适躺睡”。

在福建泉州东星实验小学,学生们只要转动旋钮,椅子靠背放下,腿托升起,就变成一张午睡床,针对高年级的午休课桌椅,还可以把后排的桌子变成靠背的一部分,教室很快就成了可午休的临时宿舍。

东星实验小学校长张桂英介绍,随着课后延时服务的推广,在校午休就餐学生的比重上升至85%,迫切需要让孩子们吃好睡好,这样的新式午休课桌椅,非常有效。

此类的午休课桌椅,正在逐渐推广,今年新学期伊始,安徽合肥一六八玫瑰园学校北校区的孩子们发现,午休时间可以在教室里躺着睡觉了。

各地选用的午休课桌椅,款式不尽相同,而随着《中小学生午休课桌椅通用技术要求》的制定,各样的午休课桌椅,将迎来新的国家标准。新标准充分考虑了学生午休的舒适度。比如,展开后的总长度要超过1米,保证学生能伸展开身体;靠背可以放倒到135度以上,接近半躺的舒适角度;甚至连头枕和搁腿的位置,都有明确的尺寸要求,确保孩子们能真正睡个好觉。

参与标准制定的某公司负责人陈超峰介绍,这种新式桌椅因为增加了躺睡功能,结构和部件都比传统桌椅更复杂。因此,新国标在原有标准上,针对这些新增的功能和部件作出了规范。

陈超峰表示,目前主流的午休课桌椅有3种形态,简单来说就是桌子变床、椅子变床和桌椅一起变床,入围标准的,是后2种形态,而且每种形态的尺寸、设计都有明确要求。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表示,这一标准的推广,并非等于未来所有桌椅都将变成午休课桌椅,各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采用这一新式桌椅。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储朝晖:国标的设计主要还是从学生角度出发,让学生午间能够休息得好。在实施的时候要注意各个地方的实际情况,短期内可能还很难实现全国范围的推广——新课桌对于教室的大小有没有要求?对班额的大小有没有要求?要整体考虑这些因素,再去推广使用。

午休课桌椅新国标的发布,一来填补了相关空白,方便未来企业生产与学校采购,二来也有助于扩大“躺睡”学生的数量和比例。可以说,这是对中小学校办学过程中普遍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的及时回应。

午休课桌椅里的成长刻度

这张“小课桌”的“大标准”,看似是对桌椅参数的精准框定,实则是用制度之尺丈量教育的温度,以细节之笔书写儿童权益的尊严。

教育从来都不是空中楼阁的宏大叙事,而是落在方寸之间的日常关怀。过去,一些学校的午休场景总带着几分凑合——木椅子拼成临时床铺,课桌边缘硌得胳膊生疼,蜷缩半小时起来腰酸背痛。这些被忽视的小麻烦,实则是儿童身体发育的大障碍。自2021年教育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通知》以来,各地积极行动,越来越多的中小学校为了保障学生午休时间,改善学生午休质量,为学生换上了“可躺式”课桌椅,巧妙地解决了学生午休难题,让学生实现了从“趴着睡”到“躺着睡”的转变,深受家长、学生好评。

在新发布的国标里,小学课桌高度455-730mm、中学565-790mm的精确区间,是生长激素分泌的“黄金坐标系”;躺椅135°的靠背角度、1050mm的整体长度,是脊柱自然舒展的“生物密码”;连桌下110-150mm的净空高度,都是避免腿部蜷缩的“人体工学课”。这些数字不是冰冷的规范,而是用科学的量尺,为每个孩子的成长定制了舒适区。

更值得关注的是,标准将“安全”二字熔铸进产品全生产周期。从塑料件的抗冲击测试到漆膜的耐脏擦拭,从椅子承重5kg的挂钩到2万次不变形的搁腿部件,每一项指标都在回答一个问题:我们给孩子的,究竟是“能用就行”的商品,还是用着安心的高品质产品?曾有家长吐槽,孩子午休椅用了半年就松动、螺丝扎破校服,也见过小学生蹲在地上捡掉落的铅笔……这些被忽视的小问题,可能藏着划伤、摔倒甚至更严重的隐患。新国标用“生产—检验—使用”的闭环管理,把耐用变成可量化的标准,让安全落地为可触摸的保障。这不是对企业的额外约束,而是对童年的底线承诺。

从更大的视角看,午休课桌椅的“国标”,折射出社会对儿童友好的认知升级。过去我们谈教育投入,总盯着实验室、体育馆等“大工程”,却容易忽略课桌椅这样的“微基建”。但正如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儿童的尊严是人类最敏感的角落。”当一所学校的课桌椅能让孩子午休时舒展双腿,当一套家具能陪伴孩子从小学到初中,这种被重视的感觉,更能滋养心灵。它传递的信号很明确:儿童不仅是未来的希望,还是现在的生命;教育不仅要传递知识,还要守护成长。

当然,标准的落地需要“最后一公里”的温度。学校要定期检查课桌椅的损耗,避免新标准沦为旧摆设;家长不妨多关注孩子午休时的反馈,让舒适从参数变成真实体验;企业更要跳出“合格就行”的思维,把“更适合儿童”作为产品研发方向。

作者:  编辑:耿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