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打”的千寻,射落大把金银

2025-11-17 11:38:02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开罗11月16日电(记者牛梦彤、姚兵)如果要在今年开罗射击世锦赛的中国队里选出一个最忙的人,20岁的姚千寻大概毫无争议。

从开赛第一天,到中国队15日全部项目收官,她几乎没有闲下来过,收获也极其耀眼——参加五个大项八个小项,收获六金两银,刷新三项世界纪录。

11月10日,姚千寻在颁奖仪式后展示金牌。当日,在埃及开罗举行的2025年步手枪射击世锦赛女子10米气手枪决赛中,中国选手姚千寻以243环的总成绩获得冠军。新华社发(艾哈迈德·戈马 摄)

队友半开玩笑地称她是“劳模”,但她本人始终低调得近乎腼腆。“珍惜每一次比赛的机会,不管是什么项目。”这是她赛后采访中最常重复的一句话。这位在场上毫不怯场的女孩对记者说:“面对采访还是会有点紧张。”

话少的她,把答案“写”在了成绩里。今年射击世锦赛中国队共收获12枚金牌,这意味着其中一半金牌都与千寻有关。

女子50米手枪慢射是她在本届世锦赛上收获的首金,也是赛事最早决出的两块金牌之一。由于这是她第一次参加该项目的比赛,加之其并非奥运项目,她只在出发前“找了个中午练了一下”。语气云淡风轻,发枪干脆利落,打出“开门红”并刷新世界纪录。

从那之后,她成为本届世锦赛颁奖仪式上的常客。10米气手枪个人、团体、混团;25米手枪个人、团体;25米标准手枪个人、团体。气枪、口径轮番上阵,搭档不断切换,堪称“铁打的千寻,领不完的奖牌 ”。

11月10日,姚千寻在比赛中。新华社发(艾哈迈德·戈马 摄)

密集赛程对多数人意味着巨大消耗,但姚千寻始终稳定输出。她的教练杨开美说:“她是个有天赋的孩子,但最主要还是勤奋。”

这种勤奋,有时表现得甚至有些“固执”。在女子25米手枪个人和团体再获两枚银牌后,千寻只剩最后一个非奥项目——25米标准手枪。当时她已连续比赛多日,教练建议她休息,千寻却反问了一句:“为什么不练?”

于是颁奖仪式一结束,只见她清瘦的背影,再次走向靶场。

“千寻很有韧性。比了这么多场比赛,她都没有展现疲惫的状态。”国家手枪射击队领队杜丽如此评价,她说今年姚千寻进步最大的是体能。

11月11日,姚千寻在比赛中。当日,在世锦赛10米气手枪混合团体决赛中,中国组合姚千寻/胡凯获得冠军。新华社记者 隋先凯 摄

手枪看似重量不大,但因为单臂持枪、无肘部支撑、无射击服辅助,体能消耗往往比步枪显现得直接。杜丽说:“现在越来越讲究科学化训练,大家环数越来越接近,就要在细节上精雕细磨,体能就是其中的关键一环。”

杜丽介绍,今年年初姚千寻连续参加阿根廷和秘鲁两站世界杯,后程体能一度明显下降。于是队伍把提升体能列为重点,效果也是“立竿见影”——在本届世锦赛上,她身兼五项,依然保持满格状态,且项项都有斩获、有突破。

“她自己也尝到了甜头,从以前有点抗拒,到现在会主动要求练体能。”杜丽说。团队的支持,让她能一步步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六金王”便水到渠成。

而她话少、内敛的个性,在整个世锦赛中也一以贯之。

今年世界杯分站赛她拿下八枚奖牌,但主项10米气手枪个人项目始终未站上最高领奖台。这次第一次参加成年组世锦赛,她便拿到该项目冠军,但赛后她没有太大起伏,只说了句:“很开心,希望以后继续努力。”与胡凯搭档夺下10米气手枪混团金牌,被问及“收获四金是什么感觉”,她谦虚地说道:“可能这次运气比较好吧。”25米手枪这个阶段几乎没怎么练过,上场时,她靠着对核心技术的把控,稳定完成比赛拿到银牌。她赛后说:“主要是做好这个过程,珍惜这个锻炼机会,多一次比赛就多一次经验。”

姚千寻展示奖牌。中国队提供

“不同项目虽然技术不一样,但从赛场经验上来说都是有帮助的,可以锻炼我在不同环境下做动作的能力。”这个20岁的年轻人,看得通透。

有人问她,如果下次还要兼这么多项目,打不打?千寻的回答依旧简短而干脆:“选上了,就打。”

把每一次机会都当成必须抓住的机会,大概是这位年轻的“六金王”简单却难以复刻的成功秘诀。

  编辑:高富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