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心姐姐

敬一丹 | 永远的知心姐姐——我和知心姐姐的故事 • 知心姐姐65周年专题

2025-09-29 09:20:10
来源:知心姐姐团队

作者简介

敬一丹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播音指导、电视节目主持人。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硕士学位。1988年进入中央电视台,曾主持央视《焦点访谈》20年,《感动中国》19年,三次获得全国十佳节目主持人金话筒奖。现任北京大学电视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传媒大学客座教授。近年来主创新媒体节目《节气长城》《博物馆9分钟》。著有《声音》《一丹话题》《我遇到你》《那年那信》《床前明月光》《走过》等。

永远的知心姐姐

小时候,爸爸妈妈经常给我们姐弟订杂志和报纸。我姐姐的是《中国少年报》《少年文艺》,我的是《儿童时代》,我弟弟的是《小朋友》。每当邮递员叔叔骑着自行车,从绿色的口袋里拿出这几本杂志的时候,我们都能够感受到院里的小朋友羡慕的目光。把这些花花绿绿的杂志和报纸拿回家,就如同面对着宝贝。因此,我最早看到的《中国少年报》其实是属于我姐姐的,当时我只有资格拥有《儿童时代》兼看弟弟的《小朋友》。自始至终,当我姐姐神气地拿回《中国少年报》时,我都极其羡慕,极其敬畏,那可是以字为主的报纸啊!可惜当时我还识不了那么多字。

从那时的《中国少年报》里,我知道了知心姐姐。“知心姐姐 ”这个专栏报头上,是一个梳着长辫子姐姐模样的人,小读者提出的各种问题她都能回答。我一直以为知心姐姐是一个真人,她总也不变样,总是很懂事,总是微笑着守候在每一期的报纸上。还有两个专栏也是我特别喜欢的,一个是“小虎子”,一个是“小豆子”。我一直以为他们也都是真人,生活在我不知道的一个什么地方,他们遇到的事儿,有时也是我遇到的,他们看到的东西,也是我期待看到的。我常想,知心姐姐是哪个学校的呢?也许,就是小虎子他们学校的吧!

等我女儿也成了《中国少年报》的小读者,我终于见到了从小仰慕的知心姐姐。原来知心姐姐是一个编辑群体,而且,已经有几代编辑为知心姐姐的形象贡献了智慧和力量。这个形象以她特有的亲切感温暖了一代代人。今天,当知心姐姐活跃在孩子们中间,她们面对的是跨世纪的一代。然而,她们的眼神与当年报纸上的知心姐姐是一样的,也是那样热情,那样诚恳,那样让人信任。她们不但是孩子们的良师益友,也是我们引以为骄傲的同行。

后来,我有幸参加和报道了知心姐姐组织的一些活动。这些活动都很有创意,不但赢得了孩子,也让我有了独特的视角和独特的感受。在夏令营,我看到山里的穷孩子也有了当营员的机会;作为环保大使,我看到“中国少年儿童手拉手地球村”从诞生到发展的过程;在少代会上,少队员关注西部大开发的热情感染着我;过年的时候,孩子们的心愿通过《焦点访谈》得到社会广泛的呼应。在知心姐姐的引领下,我走近了孩子们,也丰富着自己。

知心姐姐的旁边,总有孩子,总有笑容,总有歌声。看着知心姐姐忙碌的样子,开心的样子,戴着红领巾的样子,我想,知心姐姐永远都不会老。

(绘图:李小梅)

  编辑:瞿凯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