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乡村研学”作为一种融合学习教育与乡村体验的新型教育模式,正逐渐走进广大学生和家长的视野。本周,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wenjuan.com),对1334名家长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59.2%的受访家长表示孩子参加过乡村研学活动。59.9%的受访家长感觉近年乡村研学活动变多了。80.5%的受访家长表示参加乡村研学后,孩子在知农、爱农、重劳动方面有变化。
在乡村研学中感受头顶蓝天、脚踩泥土的生活
每到周末或节假日,来自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的王晓妹就会带两个孩子去周边的乡村参与户外研学活动:去竹林里体验割竹子,再做成有当地风味的竹筒饭;去甘蔗地里砍甘蔗,再熬成红糖做棒棒糖……每次乡村研学之旅,都会给孩子们带来新的收获。
“现在城市里的孩子缺少在田野里撒欢、头顶蓝天白云、脚踩泥土的这种自由自在的生活。”王晓妹在乡村长大,对乡村有非常深厚的感情,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她一直在思考:为什么现在的孩子心理上的问题越来越多?或许去大自然,可以帮他们释放压力。“斗门区周边的乡村文化氛围比较浓郁,近年来在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乡村研学资源也很多,我就经常带孩子们去周边转转。”
调查显示,59.2%的受访家长表示孩子参加过乡村研学活动。交叉分析得出,二线城市受访家长表示,孩子参加过乡村研学活动的比例最高,为63.7%,其次是一线城市(62.9%)。59.9%的受访家长感觉近年乡村研学活动变多了。
“现在的孩子很少接触乡村,带他们去地里挖个红薯都会很兴奋。”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塔元庄村的90后封永静从事研学导师工作有7年了,2020年,他从城市来到乡村,专门进行乡村研学课程研发、教学、业务对接等工作,希望找到“研学+乡村振兴”的新路径。“研学课程的设计要找到孩子们的需求点,既让他们学到东西,还得让他们玩得开心,要寓教于乐。”
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丹寨县南皋乡清江村90后田如花也在返乡创业的浪潮中发现了乡村研学的潜力。
下田、抓鱼、割水稻、收谷子、吃农家饭、徒步溯溪……田如花在自己设计的研学课程中加入了丰富的农耕体验项目。作为苗族服饰、酸汤制作技艺两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性传承人,她还通过研学的形式推广当地的民族文化特色、手工技艺。田如花想通过研学活动,让城市里的人更沉浸式地体验乡村生活,同时收获一份内心的宁静。
数据显示,生态农业科普类,如认识作物、体验采摘、了解现代农业,是受访家长最愿意让孩子参与的乡村研学类型,获选率为64.8%,然后是非遗、传统手艺类(62.5%),田园生活美学类,如插花、品茶、感受乡村慢生活(58.9%),其他还有:红色教育融合类(47.0%)、科技探索类(45.7%)、沉浸式深度体验类(28.0%)等。
76.9%受访家长认为乡村研学能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王晓妹会挑一些新鲜有趣的活动,带孩子们一起参与。她记得在一次研学中,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亲自在土里挖蚯蚓,做管道给蚯蚓喂食,他们一边动手,一边学习生物知识,还把这次研学经历写进了作文。“研学活动的每个环节都环环相扣,孩子们觉得非常充实、有趣。”
在持续的户外探索中,王晓妹发现孩子们的好奇心越来越强,社交能力也得到锻炼,每当加入新团队,都能跟小伙伴迅速打成一片,孩子们的身体素质也越来越好。“我期待孩子们能专注、认真地做一件事,在开阔视野之余,也能愉悦身心。”
“孩子们最大的变化是更珍惜食物了。”田如花发现,当孩子们和当地农民一起农作、交流后,饭吃得更香了,更知道食物的来之不易。
参加乡村研学对孩子有哪些帮助?数据显示,76.9%的受访家长认为能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63.7%的受访家长觉得能让孩子更了解、更亲近乡村。其他还有:促进城市和乡村的孩子相互交流(58.7%),放松心情、缓解学习压力(51.1%)等。
调查显示,80.5%的受访家长感觉参加乡村研学后,孩子在知农、爱农、重劳动方面有变化。其中,近四成(37.9%)受访家长觉得效果很明显。
在田如花策划的研学活动中,有一个饭后环节——抛弃洗洁精,用米壳来洗碗,再用洗完的水喂鸡喂猪。她表示,孩子们很喜欢这样的活动,“过去乡村是没有塑料袋和洗洁精的,通过这种形式还能向孩子们传递环保理念”。
在封永静所在的乡村振兴园的研学展馆中,有一条“馒头生产线”。参加研学的孩子们在参观后,会在老师的带领下亲手做馒头,“蒸熟后好多孩子都迫不及待地把馒头吃掉。因为是自己做的,觉得很好吃,很有成就感”。
除了城市里的孩子,封永静也会接待乡村的孩子来研学,他们往往会被一些新奇的事物吸引,比如在当地的智慧农场,了解现代化的种植技术,发现一些从没见过的南方植物、水果及昆虫标本,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拓展了孩子们的知识面。
去年,封永静还对接过北京的一所高中,让这些高中生到当地的村庄小学进行交流,给小学生上一堂课。看着站上讲台的高中生,封永静感到,乡村研学的意义不仅是让孩子们“出去看看”,更为城乡融合发展注入“活水”,让城市的孩子们带走欢乐,留下乡村发展的生机。
受访家长中,来自一线城市的占34.9%,二线城市的占37.0%,三四线城市的占21.6%,城镇或县城的占4.4%,农村的占2.1%。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吴欣宇
编辑:瞿凯侠
